1)261|第 261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汉中这一路上,不论田间、城里,车队遇上好几回被人追着欢呼送行的场面。不光两位做大人的习以为常,熟练地向道旁招手高呼,他们两旁的侍卫、身后的军士也都满面华光,笑盈盈地享受着百姓夹道欢送。

  就好像他们不是一队要出边招抚的使团,而是中了状元游街似的!

  虽说这队伍里是有一个状元和几名进士在,可就在他们中试当天也没见识过这般情状……

  不过他们也连状元也还没中上,就不必提连中三元了。宋三元之名在京里也是人人尽知,何况这些百姓只怕正受着他的泽惠,挣着汉中经济园的银子,学着他教出来的种嘉禾之法,自然对他更有深情。

  众位天使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麻木了,习以为常,甚至也跟着探出窗外挥挥手,抓紧时机蹭蹭本地百姓的爱戴。

  毕竟宋三元只是汉中知府,外头府的百姓享不到他的好处,恐怕就不像汉中人这样真心了。

  在他们这激动、遗憾交错的心态中,使团队伍出了汉中,穿凤翔北上延安。却不料这一路上竟没像他们想的那样,出了汉中就没人再搭理,反倒有更多人慕名来相见:

  不光是各地官员迎送,百姓围拥。哪怕他们没有官场中人迎送时就换了便服、卸了甲胄,尽量不扰民众安宁,也总有本地山人、名士、豪商乃至妇女、僧道等人预先在路旁设席款待等候,一站一站的将他们送往边关。

  招抚使团身负皇命,路上不能游山玩水、探幽访古,甚至连停歇的时间也不久。那些才子名士也不在乎,不单不摆隐逸架子,自己送上门来,还自带干粮,陪吃陪喝。他们车队连路也不用偏一偏,直走杨大人修好的官道,便已吃遍了陕西各地特产:

  凤翔的西凤酒、腊驴肉;庆阳的蒸羊羔、汤羊肉;延安的灌肠、腌猪肉……

  若不是温泉不在北上这条道上,这些学生连温泉都能陪他们泡了。

  孙员外与通事们跟着两位汉中工业奠基人,汉中学院校长、讲学名士、著名民科、民间发明家兼优秀文艺作品主角尝遍了成名的幸福,与这些名士赏景论文,指物作诗,还接受了几位女名士的采访——

  听说那采访是要编进当地报纸里的,孙员外等人精神越发振奋,挥斥方遒,不必那些女山人辛苦作文,只需将采访稿稍加裁剪就已是一篇篇锦绣文章。

  只是山长路远,他们这些人本就千里迢迢赶到汉中,又从汉中一走千里,在体验名人之乐外渐渐也尝到了出名的辛苦:

  那么多才子名士追随,怎么舍得不跟他们诗词唱酬?

  可开一天文会容易,天天开也累人。就是新换的车子抗震再好,各地富商名士的招待再周全,吃得再新鲜,也抵不了长途奔波的疲惫。他们到后头只能窝在车里打打牌、吃吃茶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