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第 111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时一顿水循环、大气循环忽悠瘸了周王,又许诺过几天送他佛经和字帖,两人都心满意足地回了学斋。学斋里帮忙看自习的杨检讨已找人借了板子,在讲台前面练习起来,见二人转回来便忙起身相迎,领着周王回了桓阁老那里。

  周王回宫后怎么给王妃许诺要寻来一套当世绝无仅有的珍贵手抄本佛经不提,宋时回去后便跟领导们报备了要给周王做印刷套装的事——

  他接的是皇长子的单,自然要做出全套最高档硬笔书法教程和练习册进上。其中找匠人也好、用纸也好,都得让翰林院报销,不能他一个刚入职的清贫翰林编修自掏腰包负责。

  他的副座师曾学士看着他打上来的申请书,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么一个讨好皇子的好机会,若是别人还不尽力备下金银珠玉之器奉上,哪儿有这样全当院里的公事报备,还只要些普通纸笔的。”

  说是这么说,翰林院毕竟是聚天下顶尖文人的所在,翰林学士骨子里都有些清傲,爱的是不慕荣利的风骨。他的门生弟子行事光明正大,不愿攀附皇子,他做老师的面上也有光,便假作抱怨地将此事告诉几位侍讲学士,足足地听了一片羡慕的声音。

  他心满意足,大笔一挥,将宋时申请的款项宽宽裕裕地拨了下去。

  宋时过来道谢时,他还体贴地问了一句:“周王殿下那天与你说的什么?若还有要制的东西,只管说出来,也与这纸笔一并拨给你。”

  宋时不是那种占公家便宜的人,痛快地说:“没有别的了。那天周王殿下与学生只是谈论了‘理气论’,听学生讲了些‘气’在天地间荡荡乎充塞周流的道理,亦不曾说别的话。学生报上的那张单子,已是将材料往宽裕里写了,再多的更无必要。”

  气在天地间周流的道理?

  曾棨顿时眼前一亮:“你如何讲的?早前在《福建讲学大会笔记》上看过你讲理气论,虽只寥寥几句,却深切晦庵一脉之理,这回与周王讲得仍是气理之辩么?”

  不是气理,是地理。高中地理。

  不过他不能跟曾老师介绍六百年后的教育发展,只能把初高中地理老师的功绩揽到自己身上,深沉地说:“周王殿下问学生云上有何物,学生便与殿下讲了云上仍是气的道理,又讲了些云雨变化之道——只是有些却不是从先贤书中看来,而是学生随家父在福建任上时格物所知。”

  抱歉了王圣人,借一下你的人设,不过我格的只是山,不耽误‘守仁格竹’成为典故。

  他心里跟未来的圣人道了个歉,然后编出一个自己为了穷究理学,跟着他爹在福建任上时曾断续格山七日,格出了雨影效应原理的故事。

  暖空气顺着山体迎风面爬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地形雨,造就了山体迎风面多雨的现象。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