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十二,联名上书_誓不为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江浙府尹司徒空的出现,也由于楚流烟先人一步准确的判断,胡正肯终于被擒。但是他拒绝开口,对于自己所犯罪行概不承认。

  为了得到胡正肯贪污的证据,楚流烟与徐达便联名上书,要求朱元璋下令让两人彻查此事,由两人出面调查。

  折子很快便到了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却没有当朝宣读此事,只是在散朝之后将胡惟庸单独留下。

  &;胡惟庸啊,朕知你多年来尽心竭力,应记大功啊。不过这折子所呈之事,不知你做何想法?&;说完把折子往地上一扔,胡惟庸一看之下急忙跪倒:&;臣罪该万死。&>

  &;此事与你无管,全都是胡正肯之过也。&;朱元璋对于这次的事情显然有些有动了肝火,不过面色一变,对胡惟庸说到:&;胡爱卿,朕方才在朝上不说,已然尽了全力。&>

  &;臣督教无方,但求一死,望皇上&;望皇上好好保重龙体,胡惟庸这辈子无法在服饰皇上了。&;说完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朱元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唉,你也逼朕,这皇帝做起来还真是难啊。&>

  胡惟庸只是不语。

  &;这徐达乃应天军统帅,应天军军纪严明,兵强马壮,朕虽喜爱,却也一直视之如猛虎一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天军声势浩大,如果造反,这天下势必又将大乱。而这楚流烟不但是应天军的军师,又是我大明的王爷,满朝文武无不拜服。更兼有刘伯温之辈相助,满朝无武重压之下,朕很难两顾周全。徐达因其妹之死迁怒于朕,如果朕在此事上稍有误差,则其必生叛我之心,屈指算来,我能仰仗的就只有你与常遇春了。可惜这常遇春一直都拿徐达做榜样,视楚流烟仿佛亲人一般,虽然对我忠心不二,只怕也帮不上忙。&>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胡惟庸知道朱元璋是要自己亲自去解决这桩事情。朱元璋喜欢胡惟庸,因为满朝文武只有胡惟庸能讨得自己欢心,他可不想胡惟庸被此事牵连进来。

  &;皇上忧虑微臣已知,皇上且请放心,胡惟庸愿请命亲查此事,给皇上一个交待。&>

  &;好,你下去吧。&;朱元璋此时觉得头也有些疼,便让胡惟庸自己去做吧。

  胡惟庸知道朱元璋对胡正肯贪污肯定愤恨,他没想到胡正肯比自己还狠,又贪掉一半之后还要克扣,在家中坐立不安。

  &;老爷,胡公子有书信来。&;胡府管家拿着胡正肯的求救信来找胡惟庸,胡惟庸也不看书信,直接扔在地上:&;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老爷,胡少爷毕竟是你亲侄子啊,您就这样撒手不管了?&;管家问到。

  &;管?我拿什么去管?这徐达和楚流烟就好象老虎一般,是要吃人的。莫说他胡正肯,这事若是处理的不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