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调查内奸_誓不为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占据集庆后,改名应天,作为己方军队的根据地。此时,朱元璋已经拥有十多万的军队。可是,眼前的情形,仍旧是不容乐观。在应天东边镇江驻扎的是元朝军队,盘踞东南方平江的是张士诚,在东北面的是张明鉴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

  这些人中,以张士诚最不能容忍朱元璋。张士诚原本是盐贩子出身,随后发迹,盘踞江浙一代,对待江浙地方的民众宽厚,免除这些地方的苛捐杂税,于是,这些地方的百姓们纷纷建了生祠来供奉拜祭张士诚。张士诚洋洋得意,原本以为应天已经是囊中之物,却没有想到,就这么轻而易举被朱元璋夺去了,他很是不甘心,就屡次三番来攻打朱元璋。

  朱元璋虽然力量最弱,他手下却有骁勇的良将,又有李善长和楚流烟为他出谋划策,如此一来,于张士诚大大小小打了不下上百场仗,朱元璋虽然没有赢,可是也没有吃什么大亏。只不过,这么长久下去,对他而言,绝对不是好事。他为这件事,愁眉不展。

  而最近又连续打了三场仗,却常常落败,他每一场仗的安排,张士诚就好像早已经知道了一般,每次都可以把朱元璋杀个措手不及,这让朱元璋很是郁闷。这三场仗,让朱元璋损兵折将,不下五千余人。

  于是,朱元璋把楚流烟和徐达悄悄叫进营帐中,商量对策。朱元璋说道:“这三次打仗,每一回我们的安排,就好像张士诚完全已经知道了一般?”

  朱元璋若有所思,徐达和楚流烟早已经知道他的心意。楚流烟遂问道:“元帅,你可是怀疑我们军中有将领是内奸,为张士诚通风报信么?”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我正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徐达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在没有事实证据之前,我不敢妄下断言。要是冤枉了兄弟,难免教人心寒。”

  朱元璋见徐达处事谨慎,是他一贯风格,也不曾怪罪,他说道:“丁普郎、傅友德和冯国胜是从徐寿辉那边前来投靠的,内奸会不会是他们其中一人呢?”

  “元帅,与其我们在这里猜疑,不如想个法子把内奸找出来才是。”楚流烟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道:“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查出谁是内奸。不如明日升帐,元帅就说会亲自带兵去狼牙坡劫杀张士诚的军队。然后么,再派人守住城门,哪个将领出城,便证明与这件事儿有关。再从出城的将领中查起,可以事半功倍。”

  “好,就这么办!”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么多人中,我就相信你们两人与遇春而已。遇春性子比较鲁莽,我才没让他来。明天看谁出城的事,就交给副元帅做了。”

  徐达立刻答应着。徐达与朱元璋之间,慢慢的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