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八四章 重占青岛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筋水泥炮楼,只不过刚才是三层,这次是顶层,一声爆炸后,这一层的鬼子机枪就哑巴了。

  火力支援营配属的四门步兵炮也开始了平射,连一营火力支援连的迫击炮也开始了平射。这下,沙子口据点里的鬼子毛了,他们想不到这么坚固的工事竟然成了活棺材!碉堡里的小鬼子不说了,只要一发炮弹进去,就不可能有一个人活着。炮楼里的鬼子不同,那些还没有挨炮弹、侥幸活着的鬼子撑不住了,跑出炮楼,往战壕里跑,企图凭借战壕阻击八路军。

  干掉鬼子的炮楼和碉堡,这仗就好打了。牛亮子下令集中机枪、炮火,压制鬼子,命令补充连把早已追备好的木椽子、木板抬上来,搭桥,让部队冲进镇子里去。

  沙子口的小鬼子有福了,他们从到青岛来,脑子里都是大陆军天下第一,哪里会想到八路军会在小小的沙子口给他们上一堂生动鲜活的火力配置使用课,只能在重机枪、轻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冲锋枪、三八大盖编织的火网中跳舞了。

  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教七团一营补充连的战士们抬着长长的木椽子和木板冲了上去,架在了防御沟上。

  牛亮子大吼一声:“吹冲锋号,冲进沙子口!”

  滴滴答答的冲锋号响了起来,一连长宋文虎带着一连率先扑了上去,踏着木椽子、木板搭成的桥梁,冲过了防御沟。

  八路军攻占青岛的作战行动首战告捷,沙子口再次落入了我军手中。

  就在牛亮子强攻沙子口不久,红小鬼出身的教七旅骑兵营长潘明亮率领骑兵营杀向了沧口。

  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中提出,即墨地瘠民贫,宜开放海口,进行南北海上贸易。沧口随即成为海口,主要装卸崂山道院自海西购进的粮食,岸上建了储粮的仓库,称为“粮仓海口”,简称之为“仓口”。“仓口”之名由此而生。

  清咸丰年间,清政府设在烟台的东海关开始在沧口设常关分卡,征集税收。沧口自此成了正规码头。

  德国侵占青岛后,设立青岛海关,在沧口码头设分卡、建船台,还建了一座二层楼,海关、税卡、邮电都在楼上办公,这就是青岛历史上有名的“小衙门”。因靠海的这条街地势陡然降低,老百姓就叫它“下街”。这条街南到小衙门和码头船台,北通胶济路沧口火车站,坐船来的、乘车来的都的从这里过,一时间各种生意铺子鳞次栉比,热闹的很。

  也不光是下街,因为便利的交通,沧口发展很快,1910年的时候就有21条街道。沧口、东镇、市里,是老青岛人心目中很有名的三个地方。

  潘明亮比牛亮子幸运,沧口的地位比沙子口重要的多,日军的防御沟不可能再用吊桥,那是有正规桥梁通行的,否则就满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