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0七章 又见道格先生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的。

  早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美国总统胡佛就宣称,*占领东三省是为了挽救其瘫痪的经济、恢复东北秩序,美国不能对此提出严重的反对意见。

  胡佛之所以说出如此混蛋的话,主要有两点,一是美国的孤立主义思想,二是经济利益在作怪。要知道,在1929年的时候,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年产汽车450万辆,工业总值比英、法、德、意、日五国工业总值的总和还多,出口仅占起国民生产总值的8%,也就是说,美国经济根本不依赖世界经济,美国人完全可以靠国内市场发展,这就是美国孤立主义产生、盛行的基础。但是

  这个时候不行了,经济危机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国内工厂关闭、工人失业,两千万人口处于饥饿线上。而此时的*,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的风险,制定了以扩大对中国侵略来刺激经济发展的战略,到1932年的时候,*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财政收入的37%,这些钱大部分都被用到从美国购买工业设备和原料,这对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买卖,从政府到实业界都不愿意得罪*这个买主。这才有了胡佛的态度和美国与*在东北问题上的勾勾搭搭。

  罗斯福当选总统后,在中国问题上继承了胡佛和史汀生的政策,除了执行“不承认”政策外,没有采取任何援助中国的行动。后来,到了1933年3月,罗斯福接到美国驻*大使约瑟夫?格鲁密报,得知*拥有世界上最协调、最完善的战争机器,而且他们的假想敌是美国,罗斯福这才如梦初醒,一面实施罗斯福新政,一面扩充海军。到1935年,罗斯福提出十一亿美元的和平时期最庞大的加强陆海军国防预算,美国这才算是真正开始了战争准备。

  到卢沟桥事变时,*由于扩大侵略的需要,逐年提高军费开支,军费已经达到了47%,而这时候美国的国防预算只占国民收入的%。*人看到了这一点,认为美国是睡狮,醒来的越晚越好,一面和美国谈判谈判再谈判,将日美关系上升到最高层次,一面抓紧时间从美国进口工业设备和战略物资。其中从美国进口的废旧钢铁占到*废旧钢铁进口的92%,铅45%,铜65%,加上石油、橡胶,美国已经成了支撑*侵华战争的最大的物资供应国。

  美国佬不知道他们这是在给自己种祸,正是由于从美国源源不断运来的钢铁、石油、橡胶,让*人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日美密切的外交关系和庞大的经贸关系,导致在抗战全面爆发时,美国依然持中立态度。国务卿赫尔,仍然在宣称美国关怀所有的武装冲突,建议和平谈判解决争端。这家伙大睁眼说瞎话,把*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说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