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四七章 举火燎天焚凶顽(五)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在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是38%、10%、11%、5%、4%,日本居末位。而且它重工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1936年时仅为%,尚不到一半。这还不说,最要命的是矿产资源稀缺,严重依赖进口,导致钢产量仅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无法满足其军需工业及机器制造业的需求。特别是小日本人小鬼大,一直图谋建设一支可以与美国相对抗的庞大海军,光是制造船舶舰艇,就让小日本的钢产量严重吃紧了。

  除了重工业、钢铁产量比不上欧美强国以外,影响坦克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汽车制造业。坦克是运动的钢铁,钢铁要装上轮子,必须紧密依赖汽车工业的整套技术班子和人员。这个时候,欧美各国已经普遍以小轿车作交通工具了,美国在1930年就达到了每5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水平,现在更是年产几百万辆。反观日本,它的汽车业还主要依赖于外资企业,汽车、发动机主要依赖进口。民族汽车制造业发展缓慢,每年汽车产量不足五万辆。

  还有一个影响日本人发展坦克的因素,那就是他的作战对手太弱了。日本陆军虽然在北进、南下的争论中彷徨,但他们侵略中国的目标是既定的。而中国经济力量不行,军队的装备更是不行。在小日本的决策层看来,日军现有的力量就可以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不需要浪费宝贵的钢铁、汽油发展大量先进的坦克。

  因此,日本迟至1926年才开始自己试造坦克,此前主要是向英国购买“mk—iv”和“mk—a”坦克,向法国购买“雷诺—f17”轻型坦克。1927年2月,陆军技术本部车辆班模仿雷诺坦克设计的第一号战车,在大阪兵工厂和一些民间会社的协作下终于研制成功,它重12吨,时速25公里。第一号战车在富士山下进行了变速、爬坡、越壕以及火力射击的检验,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1929年4月,大阪兵工厂又研制成第二号战车,重吨,一门57毫米火炮,一挺毫米机枪,装甲5至17毫米,最大时速2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该车在从东京到青森的长途试行中表现良好。它在投产时应军方要求增重到吨,并定名为89式中战车。另两种主战坦克,即95式轻战车和97式中战车则分别制成于1935和1937年。在此期间,日本还先后研制成其他一些辅助战车和装甲车。坦克制造企业95%属于民营,其余5%属军营,生产能力总体较低。

  日军划分坦克级别的通常尺度是10吨以下为轻型,10至20吨为中型,20吨以上为重型。但就欧美的标准而言,20吨以下均属轻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