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八三章 科尔沁风暴(上)_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蒙古国到努尔哈赤父子创建崛起,科尔沁蒙古部落追随作战,无役不与。因此,蒙语科尔沁还有一种含义,那就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

  清末民初年间,科尔沁草原风云激荡。由于蒙古满清政府和蒙古王公上层实行蒙地开放垦荒政策,触犯了下层蒙古民众的利益,爆发了多次蒙民起义。其中的领袖人物最著名的就是陶克陶胡、嘎达梅林。

  但是,由于赶上了沙俄策划立的风波,这些起义军领袖除大部分在还属于清军的张作霖部、冯德麟部打击下牺牲外,象陶克陶胡就逃进了沙俄国内,后来又回到库伦,与立搅到了一起。后世评价陶克陶胡的时候,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一种是蒙民起义领袖,另一种就是破坏边境稳定的蒙匪、陶匪、马贼、分裂主义分子。

  除了蒙民起义,还有就是哲里木盟副盟长、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萨克郡王乌泰响应立,组织反叛,宣布东立。另外就是一直受沙俄豢养、与日军勾搭的巴布扎布匪帮,这两股叛军在科尔沁草原上掀起了一股滔天浊流,幸亏袁世凯当时还不算太糊涂,为了稳定东蒙古形势,下令进剿。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吴俊升吴大舌头这次立了大功,击败了乌泰叛军,遏制了东立及并入蒙古国的企图。

  巴布扎布匪帮也被北洋军击毙。吴俊升本人被当地老百姓尊称为吴大帅,风头压过了少帅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后,原本在乌泰叛乱中立场很稳的哲里木盟盟长、被袁世凯政府晋封为和硕亲王的齐默特色木丕勒,在日本间谍的诱惑下附逆,成了伪满洲国的开国元勋,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兴安局局长、兴安总署署长、蒙政部大臣,并和兴安北省省长凌升一起访问了日本。

  这样以来,除了个别王公不甘当亡国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逃进关内外,科尔沁草原沦陷了。

  日伪控制科尔沁草原和蒙古其它地区后,将内蒙地区设置为兴安诸省,委任官员,进行行政管理。

  在伪满建立以前,蒙古地区基本上是封闭的,土地被称呼为蒙地,土地租税不上缴国库,而是交给各蒙旗的王公贵族,叫做蒙租,各项制度基本上沿袭封建制度。日本人不承认伪满洲国是大清帝国的延续,也就不承认大清帝国对蒙古王公的封赏,不过他们知道这些蒙古王公在草原上的影响力,暂时维持了蒙地、蒙租。

  等到1936年日伪在长春扩大新京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把拥有长春土地的哲里木盟盟长齐默特色木丕勒找去谈判,由伪新京市政公署给予补偿,结束了长春市内的蒙地、蒙租征收特权。

  关东军这下尝到了甜头,干脆在1938年导演了一出由伪总理大臣张景惠向溥仪献上“蒙地奉上书”的傀儡戏,说是蒙古王公自愿放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