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40章 乐于奉献季小铭_我成了一条锦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默》入围奥斯卡最佳外国电影这事儿,其实季铭没怎么放在心上,奥斯卡的影响力在于好莱坞和北美市场的强势,但你要说它是个多么有价值的奖项,不尽然。单就这个奖项来说,竞争其实是大的,基本上各大国际电影节,每个国家最优秀的作品,都会去参选外语片,但是这种佳片云集,并不代表奖项归属本身就具有最高价值,因为评选的人单纯来自奥斯卡学院,他们的电影审美,价值取态,甚至政治倾向等等,是天然受限的。

  所以至少对于季铭来说,欧洲三大是他希望追求到的肯定,而从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来说,奥斯卡或许会更大,但在他心里,确实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目标。

  《默》在威尼斯之后,一直在接触海外发行商,这样一部在欧洲和亚洲一些地区颇有关注度的电影,他们也希望能够以合作发行,而不是卖断的方式来跟海外公司合作,所以也一直在跟各家公司谈。其中北美的一家公司在得知《默》被选送奥斯卡之后,还挺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示愿意在北美地区为《默》做公关,也就是奥斯卡的对口宣传——包括送样片给影评人看,组织小规模的点映,在影视媒体投放宣传资源等等。

  通常来说,外语片的商业价值大多有限,也不太可能投入很多资源去做这件事情,外国制片方就更不可能——所以,《默》的几家权益方商量之后,就签了,反正海外发行的重点在欧洲和亚洲,北美,能有多少就捞多少吧。

  这事儿,季铭甚至都没怎么理会,全都是杨如意代为处置的。

  他现在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

  音乐剧《默》上映之后,可以说在前期宣传和映后口碑的联合推动下,再加上各大媒体给它冠上的各种头衔“音乐剧元年”“赶英超美”“顶尖水准”“世界名剧级别的经典之作”……热度之高,口碑之盛,都是之前难以想象的。

  在天成文化出的观察报告里头,《默》在国内市场,甚至成为能够和《剧院魅影》《猫》相提并论的音乐剧IP——这很了不起,意味着如果有一天这些人打算去看一场舞台剧,《默》就会是他们的首选之一,在经过后期的经营和持续宣传,保持并深化这个趋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是国产之光,宣传上多少是有便利的。

  这个状况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比之前各方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多。

  天成文化已经开始招募新的演员班底了,在季铭之外,他们希望至少可以有三个组可以在国内外同时巡演,这就意味着需要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演员班底具备登台的条件,那么就相当于《默》要有近百人的演员规模了,即便在《剧院魅影》这样的大戏上,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了。

  此外,还得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