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文思豆腐_厨神从蛋包饭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岁寒山震惊的目光中,陶燃把另一份已经扫成清水一般清澈的清汤,倒入了一口特别的锅中煮沸。

  岁寒山觉得这一步多余,因为文思豆腐是羹,是要勾薄芡的。

  这薄芡又叫玻璃芡,顾名思义再透明,也会影响到汤底的清澈度,而不勾芡的话,豆腐丝是悬浮不起来的,会沉下去。

  可陶燃不这么认为,勾芡是利用淀粉的特性增加汤汁的粘稠度,所以他用科学的办法找了一种不会影响透明度的替代品。(艺术加工)

  一滴滴像是吉利丁融化后的透明液体滴入了清汤之中,陶燃开始滑锅,滑至一个漩涡状,将1万5千根牛毛般的豆腐丝给冲了进去,在锅里随波逐流。

  片刻后,最后一步,出锅装盘。

  这一步也有不同,陶燃找来了两种不同的盘碗,或者说精美的瓷器来盛放这两道特殊的菜品。

  青瓷梅子青釉的汤盘,釉上还点缀着少许枫叶般的印记,菊下至清文思豆腐,就这样冲进了汤盘里。

  素,但极雅。

  另一件容器,是青白瓷隐青釉的尊碗,外形上有些像酒樽,依旧点缀着少许枫叶般的印记,不过隐青的颜色更淡,菊下清炖狮子头也摆了进去。

  做完这一步,陶燃拿着一根细细的搅拌棒,对着青瓷汤盘里的文思豆腐轻轻的划上了几个圈,里面的豆腐丝仿佛水墨画一般的晕染开来,形成了美轮美奂的浮圈,略微一摇晃,还可以散发出细微的抖动。

  两道菜放入托盘,陶燃端给了岁寒山,轻声道:“老爷子,清炖狮子头和文思豆腐,请慢用。”

  岁寒山看着眼前这两道绝顶到绝中绝的顶级清汤菜,一时间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失神。

  失神,不是菜的香味或者技法有多震撼,而是这两道菜搭配器皿的效果简直惊掉了人的下巴。

  “美食配美器?”

  “对。”

  所谓美食美器,是由蓝光鉴大宗师提出来的一种思路,在当时一下子就拔高了川菜在宴席上的地位。

  菜品一旦好了,盛菜的器皿就不能差了,陶燃的这两道菜,也是如此。

  不光如此,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

  如果把一个厉害的厨师,形容成一位武林高手。

  刀功好比是他的外功,就是武功招式;制汤和火候好比是他的内功,就是内力功法;盛菜的器皿或者是一些特别的小花招,相当于兵器。

  就和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三者合一,才算是绝顶高手。

  好比这文思豆腐。

  里面千丝万缕的豆腐丝是人们肉眼所能够看见的,此乃阳;包裹着这些豆腐丝的汤汁是需要用嘴巴品尝才能够懂的,此乃阴。

  这盛放着它们,美轮美奂的青瓷枫叶汤盘,就是所谓的太极。

  三者合一,谓之合道。

  明晃晃的一碗汤,包含着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是书尽了博大精深四个字。

  饶是岁寒山,都忍不住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难怪陈南生那道题,你能打得下来。”

  陈南生在十三年前曽有一道题,谁要是复原十道华夏顶级的失传名菜,他就给那人打一套他准备了三十年的绝世厨刀,名为百鬼哭。

  “常闻霓虹有百鬼,喜好夜行?给老子哭!”

  失传名菜,加上这汤清如水,雪白如玉,呈波纹状漂浮于“水”面的豆腐丝,再度联想到菊下家家酒的名字,岁寒山仿佛明白了什么!

  “你……你居然是那一位的传人!”

  我们就是过眼云烟的烟云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