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四章 筹谋_篡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占上风。若不是宇文成都骁勇善战,而且有精通兵法,恐怕他根本就无法和窦建德相抗衡。

  而窦建德呢?

  深知若灭宇文化及,必先亡宇文成都。

  可堂堂宇文成都堂堂天宝大将军,又岂是能一下子消灭?最关键的是,宇文成都还是宇文化及的亲生儿子,更是宇文化及的继承人,甚得宇文化及信赖和喜爱。想要用离间计,都不太容易。

  就这样,王世充轻而易举,调停了河北局势,更获得两位盟友。

  可这远水解不了近渴,荥阳李言庆的存在,让王世充如鲠在噎。如果不灭李言庆,他势必难以长久;但让王世充和李言庆交锋?说实话,王世充这心里面,还真有点害怕,不敢轻启战端。

  洛阳,含嘉殿。

  王世充从早朝开始,就喋喋不休的和朝臣们商讨政务。

  他是个碎嘴子,讲通俗一点,就是罗里罗嗦,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一件事情翻过来,倒过去,说个没完没了。以至于满朝文武听得是昏昏欲睡,越听,越觉得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

  “陛下,可直言重点。”

  右骁卫大将军张镇周,终于忍耐不住,上前拱手打断了王世充的话语。

  在这一点上,王世充倒是表现的不错。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可奈何成了习惯,一下子也改不过来。

  于是想了想,把思路又整理一下。

  “朕欲取荥阳,众卿可有妙计?”

  你早这么说不就得了?

  文武大臣们,一个个如释重负。其实说了半天,不就是你想攻取荥阳,又何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甚至扯到了关中。

  “陛下为何定要取荥阳?”

  张镇周再次发问。

  王世充愣了一下,“不取荥阳,朕又如何攻取齐鲁呢?”

  “攻取齐鲁,也不一定非要和李河南为敌啊。”

  李言庆自称河南道大行台。虽然王世充后来又委任了王德仁,但在洛阳文武百官眼中,李言庆更当之无愧。

  张镇周是一员老臣,略晚于杨公卿归降王世充,却深得王世充信任。

  杨公卿为左备身府大将军,屯守洛阳。张镇周则为右骁卫大将军,驻守谷城,防御关中兵马。

  见王世充一脸迷蒙之色,张镇周也很无奈的笑了。

  “陛下,其实您一开始的时候,与李河南的策略才是正确。李河南少年而得知,才华横溢,文武兼备。这等人,自然是心高气傲……不过,这种人最重情义。当年隋皇力排众议,启用李河南为黑石关鹰扬郎将,如同将洛阳托付于他手中。正因为此等信任,使他至今仍奉隋皇。

  陛下登基之前,曾欲与李河南皆为秦晋之好。

  您难道就没有发现,陛下传此诏令的时候,洛阳举城欢迎,满朝文武,可有一人提出反对?

  然则陛下仅派人去了一次,就改变了主意,反而与那突厥人和亲。陛下,突厥,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