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四二章 意决_大周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酿成大乱之局。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根本不参与辽人和女真人的争端之中,而竭力平息内部纷争

  ,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得不说,吕中天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自然不是草包一个。他确实看到了此事的巨大危害。只是他没有林觉的先知先觉的本事,真正的危险他无法预知。但他说的点却也都是对的。他确实从内心里为郭旭这个决定而感到极大的担忧。

  但此刻的郭旭又怎肯听吕中天的话。郭旭甚至认为,外祖父竭力阻拦的原因是怕自己建功立业,一旦如此,自己必将声望高隆,深受百姓和群臣崇拜,自己的皇位便彻底的稳固了。那么,外祖父想要控制自己把持朝政的想法便落空了。郭旭总是忍不住的想,外祖父其实是担忧自己脱离他的控制。越是这么想,郭旭便越不肯听吕中天的劝。

  当然,不肯听归不肯听,却也不能太驳了外祖父的面子。自己根基尚浅,这时候想要翻脸不认人,大概率会被自己这个外祖父给废了。所以不能针锋相对。郭旭祭出的办法是拉拢杨俊来说服吕中天的办法。

  杨俊已经是准国丈了,杨俊之女已然被封贵妃。皇后之位虚位以待,郭旭也给了承诺。杨俊现在的位置可谓牢固之极。一旦成为国丈,那更是可以跟吕中天也平起平坐了。

  杨俊其实也反对郭旭和女真联合意图灭辽的计划,但杨俊反对的理由比较具体。根据杨俊这么多年来和辽人交手的经验,他认为辽人没那么容易便被击败,郭旭的计划很可能会失败。女真人虽然有些实力,但那似乎不足以成为胜利的砝码。杨俊认为,倘若一定要参与,和女真人联手还不如和辽人联手,帮助辽人平息女真之乱要更加的明智。

  但辽人不识抬举,不肯以实在的利益来交换,只许以无足轻重的蝇头小利,所以惹恼了郭旭。但即便如此,还是以观望为好,也不至于去和女真联盟。这似乎是郭旭的意气行事。

  另外,杨俊反对的原因也是基于大周的具体情形。大周虽号称坐拥雄兵两百万,但作为大周军队的最高统帅,杨俊是知道家底的。倘若出兵攻辽,能动用的也只有燕云边境的兵马。西北的二十万兵马是不能动的。西北厢兵都指挥使袁振乾所率的这只兵马坐镇西夏,是防止西夏诸部作乱的。那也是杨俊的嫡系。禁军也是不能动的,一旦大战开幕,京城禁军将是包围京城的唯一力量,京城的拱卫是不容削弱的。况且,禁军的战斗力也堪忧,和辽人还没交过手,他们其实并不值得信赖。

  唯一可用的兵马便是燕云边境的四十万大军,他们长期驻守边镇,和辽人多次交手,作战经验和能力倒也有。但是,杨俊知道,这些兵马和辽人交手其实并不占上风。倘若真的有必胜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