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三一章 爱惜如初_大周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至于如此。林觉认为,方敦孺其实有着主观上的故意。这种故意要么便是对自己恨之入骨,要么便是别有用意。

  方敦孺怎么可能对自己恨之入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难道松山书院中的师徒相得,谈笑风生,情若父子的感情都是假象?方敦孺当了官之后便会变得这般陌生?再怎么说,自己也是救了方浣秋一命,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对待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说不通的。但他偏偏这么做了,做的那么绝情绝义,甚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那么这当中或许另有原因。

  那日林觉在大早朝之前和方敦孺见面之后,林觉便一直在想。以方敦孺的作风,不可能默认自己将方浣秋留在身边而没有任何的表示,这不是他的作风。他不但没有发怒,相反却有欣慰之态,要自己好好的照顾方浣秋。当时林觉心里便在想,事情怪的离奇。

  直到变故发生,林觉在思索破解之道时才豁然开朗的想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倘若严正肃和方敦孺一开始便觉察到变法之事是飞蛾扑火,他们极有可能用极端的方式避免身边的人受到牵连,从而采取这种让人不可理喻的行为。

  这一点跟杜微渐聊天的时候,杜微渐也表现出了困惑。杜微渐说,他决定辞官归乡的时候,两位大人表现的极为决绝,甚是没作太多的挽留。当时他的心里边很是疑惑。杜微渐回乡之后,他的老师,京东东路的名儒方元治曾经跟他说过一番颇有深意的话,他说,要杜微渐不要忌恨严方二人,这件事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方元治和严正肃是好友,曾经同县为官,关系甚笃。方元治辞官归乡教书之后,他们之间还有密集的书信来往。杜微渐还是进入了条例司之后才知道严正肃和他的老师之间有这么一层关系。这也正是杜微渐困惑的原因。就算看在自己老师的面子上,严正肃也该在自己辞官时做出一些姿态来。可是他并没有。

  林觉认为,很可能这也是严正肃保护杜微渐的一种举动。所以做出了这种不近人情的行为。

  今日林觉只是试探性的猜测说出,没想到却真的是如此。

  “林觉,老夫得告诉你几件事情,免得你心中对敦孺兄的误解难以消除。第一件,便是关于你你二伯林伯年被查之事,你可能认为我们不讲情面,拿你林家人开刀。事情过去了这么久,老夫也跟你说出实情。当初查勘三司账目时,你二伯所犯之过何止我们指控的那么一点。林伯年利用其职务便利,默许奸商走私盐铁等朝廷违禁之物与外邦,谋得大量不当之利。收受贿赂倒是其次,盐铁等物乃严禁私自流通,更遑论是走私到外邦,光是这一点便足以判斩立决了。你林家都要受牵连。当时我的主张是法办的,但敦孺兄看在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