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下场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分析如下:一、史料可信度:《唐会要》成书于后周,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断代典制体史籍,它取材于唐代的实录文案,分门别类地具体记载了唐朝各种典及其沿革,保存了《新唐书》、《旧唐书》未载的史实,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向来为唐代文学、历史的研究者所重视。可信度相当高。《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成书于后唐出帝开运二年(945)的官办史书。可信度依然非常高。这两本史料均未直接提及武则天杀婴,《旧唐书》只是用“史臣曰”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确凿证据。推测:大概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武后杀亲生公主的说法,但是不能坐实,只好用这种更具有个人意见的方式表达出来那《新唐书》和《通鉴》那么详细生动,应该可信度更高吧?越详细生动越存疑。既然那么生动详细,为什么没有时间地点和人证?成书年代《通鉴》和《新唐书》均晚于《旧唐书》和《唐会要》,况且《唐会要》的史料来源直接来自于《实录》和《起居注》,可信度更高。杀婴案不是王皇后被废的直接诱因。理由:王皇后被废是永徽六年年底,小公主死亡是永徽四年年底至五年年初,这近两年期间发生了n多事情和斗争。王皇后失宠是武则天进宫之前就存在了。理由:否则不会引武则天进宫一起灭萧淑妃。厌胜事件是废后导火索。不管皇后是否亲自跟老妈参与压胜,李治要收拾皇后终于找到了理由,永徽六年六月令王皇后母亲柳氏不许入宫,断了皇后与外界联系。七月,贬后舅组织人事部部长(吏部尚书)柳奭为遂州刺史。后来关陇贵族长孙无忌、储遂良等反对,此事进入胶着状态。小人物李义府的横空出世打破僵局,终于于十月废后收官。与案件最近时代无此说法。理由:刚才我们谈的史书跟案件发生都有近四百年时间,我再来一佐证。案件发生三十年后(684年),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初唐四杰骆宾王那篇名动天下的《讨武曌檄》将武则天贬斥为体无完肤人尽可夫的道德恶魔,但就独独没有提及杀婴案件。如果武则天真的作做了此事,或者有一丁点嫌疑,骆宾王会主动放弃这个千载难逢口诛笔伐之机会?真相:武则天不是凶手,千分之三的新生儿猝死率杀死了小公主。刚好这个事件可以作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