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大周王朝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梁连发旨意,免去淮南百姓欠南唐的赋税,释放关在狱中的犯人。这几道旨意发出之后,又把淮南的民心争取过来了。

  同时南唐君臣,从上到下。暮气深沉,不思进取,一心只想守住故地,根本就不敢存克敌制胜的念头,以至多次坐失良机。所以没过多久,周军又将淮南的形势稳定住了。

  八月七日,南唐将领林仁肇、郭廷谓率水陆军抵达下蔡(寿州以北淮河渡口)。想要从这里进入寿州增援。张永德率部阻拦,林仁肇仗着人多势众,传令猛攻,并先派小船满载干柴,顺风纵火,打算烧毁周军在这里建造的浮桥。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办法,但没想到老天并不保佑他,突然间风势逆转,这些小船没等接近浮桥,就被风刮了回去,反把唐军的战船烧毁不少,只得暂时败退。

  而张永德则利用这个时机,变魔术一样打造了一条长达千尺的铁链,在距浮桥十余步的地方,横亘两岸,把淮河拦腰切断,这样南唐的舰队就无法通过了。

  南唐水师不能到达寿州,地面上的小股部队又屡为周军所败。时间进入显德四年(957年)后,寿州已被后周围困将近两年,城内更加窘迫,食物匮乏,人心惶惶,随时都有破城的危险。

  刘仁赡屡次上书求救,朝廷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的书信转给濠州的齐王李景达。

  这就使李景达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无奈之下,只好尽遣大军,自淮河西上,去援救寿州,同样也在紫金山安下营寨。

  李景达这次出兵的规模较以往规模要大得多了,到紫金山后,如连珠般扎下十几个营盘,跟寿州守军烽火相通,遥相呼应,又在营寨与城之间筑起甬道,准备一直连到城里,好向城中运送粮食。这支大军的到来,本来应该使寿州的形势有所好转。但是李景达为人懦弱,不敢对周军发起进攻,而修建的甬道还没等完工,就被李重进率军捣毁,这样也就没有能对寿州的危局起到什么样帮助。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正月二十日,柴荣传出旨意,定于当年二月亲巡淮南。消息传出之后,寿州城内一片大乱,刘仁赡再也坐不住了,急请李景达能准许他趁柴荣到来之前,出城与周军决战。其实刘仁赡心里也很清楚,即便是现在出城,也不见得就能战胜周军,但这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总比窝在城里等死要好得多。

  然而李景达还是老样子,既不肯同意刘仁赡出城决战的请求,也不去想破敌的良策,接到刘仁赡的请战书后,只是眼神空洞地看了看,又表情麻木地摇了摇头,就把刘仁赡派来的使者给打发回去了。

  刘仁赡接到李景达的批示后,知道大事已经无可挽回了,心情非常苦闷,随即一病不起。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传了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