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暴风骤雨13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国戚,看他如何处理。852年,下诏给大将军郑光所在的县和庄院免租役。郑光是什么人。使这个做事公正的皇上要这样开恩?

  有人上书,认为税法天下相等,中外画一。宣宗看了后说,要不是臣爱护他,哪会说这样的话啊!如果政府官员都能这样,何忧天下不理!大家有始有终。共守国政,而且依大臣的话,不能免除娘舅的税收和劳役。原来郑光是宣宗的娘舅。

  856年,用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担任京兆尹。历史上评价韦澳做官正直公平。他上任后,许多豪贵敛手,担心被韦澳查处。郑光手下的人横行不法,多年不向国家交一粒粮食。韦侍郎花了大量时间,查实后就把庄吏抓了起来。宣宗在延英殿召见他,他详细地汇报了此人的罪行。宣宗以为韦侍郎会买他的面子,问他怎么处理。他说,当然要法办!如今皇上让他在朝廷任此职,想让他查清京畿(读技)的积弊,要是庄吏多年危害国家,还会得到宽大,甚至担任重要职务,那是皇上的法只用于百姓。他认为这样的话,影响皇帝的威信,他也不敢奉诏。

  宣宗说,你要真是如此,只是郑光不要处理,你只管痛杖庄吏,但不打死,可以吗?等于皇帝向韦澳为舅舅讨饶了。韦澳说,可以,等他把事实查清,再放他。宣宗知道韦侍郎已经给他面子了,连连说,行行。在送韦侍郎出门时,宣宗诚恳地说,因为郑光是他舅舅,干扰了办案,十分愧疚。韦澳回府,把那个庄吏打了一顿,督促他交几百斛(读壶)租再放人。

  郑光跟宣宗讨论时事对答古今时,应对鄙浅,弄得皇上很不开心。说白了,就是没才干,没文化。宣宗认为他不适合任地方官,便把舅舅从节度使降级为右羽林统军。太后多次当面对宣宗说,你舅舅太穷了。意思是要皇上让他舅舅仍然到地方上去任职,好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皇上坚持自己的看法,依然不听。他认为这样的人下去当地方官,百姓暗无天日,严重影响政府形象,还不如多给他一些钱财吧。

  皇帝能做到这样,在唐宣宗之前没有哪一位君王能如此公正无私。韦侍郎能这样不徇私情,也因为有一个公正无私的皇帝。

  宣宗无私心,还可以从下面的事知道。

  有一个医官想任盐铁补场官。盐铁是国家专卖的,是一个肥得流油的差事。兵部侍郎柳仲郢(读营)说,医官应该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即使要提拔,应该补医官。宣宗认为有道理,赐绢百匹,送他回去。

  还有一个医生,一次宣宗胃疼,召来看病,几天就好了。那医生向宣宗求官,他没给,只让盐铁使月给钱三千缗而已。

  泾原节度使挪用公款二百万缗,被发现,受到查处。此人请求退赃,以家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