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唐明皇7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执行,下面设有6部(吏户礼兵刑工)。

  有些书(例如柏杨版资治通鉴)把门下省成为为监督部门,不是很正确,门下省的主要工作是审议,不适当的法令就驳回中书省重新拟定。唐代真正的监察部门其实叫“御史台”长官叫御史大夫,副长官叫御史中丞,有趣的是,忠臣宋璟当过御史中丞,奸臣李林甫也当过这个职位。

  李隆基轻举妄动,自伤股肱

  李隆基如愿当上皇帝了,但他的地位还不是很稳固,大事仍由太上皇做主,而朝中大臣仍多为太平公主的党羽,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这个皇帝当的并不舒心。

  而这时有一个人也过的很不舒心,他就是李隆基的政变功臣——刘幽求。刘幽求此时官封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宰相之一,算是不错了。但有时候人就怕比,这时的尚书左仆射(古代左比较大)恰好是窦怀贞(也就是前面文讲的“公主管家”那一位),中书令更糟,是崔湜(“三陪男”,前文也有提到),这两个人不但名声很差,而且以前都算是韦后的党羽,这时居然都官居刘幽求之上,对于刘幽求这样骄傲的人来说,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刘幽求决定改变这局面,手法呢?仍然是策划禁军起事。

  刘幽求找上右羽林将军张暐,两人计划策动羽林军把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全部诛杀,张暐遂晋见李隆基奏报说:“太平公主党羽正在密谋陷害陛下,我们必需先发制人,否则,一旦事发,太上皇怎能安心,我们已经准备好,请陛下下令行动。“

  李隆基表示同意,不料,张暐却将消息无意中泄露给侍御史邓光宾。这邓光宾平常跟太平公主的党羽窦怀贞走的很紧,李隆基一听说这消息,一下子就荒了。他想了一下,现在马上动手可能来不及。而且对手有准备,自己可能会一败涂地。李隆基心一狠,就自己先上书给太上皇主动揭发刘幽求/张暐等人离间骨肉的密谋,先打预防针。这一招果然有效,原本太平公主得到消息。准备跟李旦告状,但李隆基这么一搞,状是告不成了,于是想至少把李隆基的党羽给灭了,就要求李旦下令把刘幽求/张暐等以离间皇家骨肉的罪名都处死。

  李隆基没有办法,状是自己告的,但刘幽求不能不保,否则难保自己的人马不见风转舵,于是摆出哀兵姿态,拼命向老爹求情。李旦想。自己能坐上皇帝宝座刘幽求确实立了大功,于是减刑一等,刘幽求/张暐/邓光宾三人分别流放封州(广东新会县),峰州(越南富寿省),绣州(广西桂平市),都是很偏僻的地方。

  李隆基这次不只损伤大将,而且我相信这次李旦对李隆基是相当不满的,但因为这时李隆基已经是皇帝,也不可能用这理由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