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大唐将帅22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的画像,放于三清殿旁的凌烟阁,共同缅怀当年的峥嵘岁月。

  张巡很出名,但是似乎算不上“名将”。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他名气不下于郭子仪李光弼,但是军事差得比较远吧。

  这种人感觉不好置评,他们为自己的信仰的努力,让人敬佩;可是,剥夺他人生存之权,超越人类道德地线。却又让人害怕。

  但是,如果不如此,睢阳丢失,江淮大片土地暴露在叛军铁蹄之下,其它地方的军队也来不及集合,反击,损失更加惨重。

  李世民是念旧的,侯君集何尝不是如此,《酉阳杂俎》上记载了侯君集参与密谋后惶恐不安的心情。他梦见二甲士把他抓到一个地方

  ,一个戴着高高帽子的人大喊道,“取侯君集的威骨来”,立刻就有好几个人操起屠刀,打开他的脑袋和右臂,取出鱼尾状的骨片,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脑袋和右臂还十分疼痛。“自是心悸力耗”,连一张弓也拉不开了。谋反是满门抄斩的大罪,侯君集当然知道个中干系,

  常常夜不能寐,黯然叹息。他的妻子还蒙在鼓里,看见丈夫如此不安,忍不住出言劝解,“你是国家大臣,怎么会如此忐忑?

  如果是做了辜负国家的事情,还是去自首的好,肯定可以保住性命”,侯君集也有过自首的念头,但终究没有付诸实施。

  皇太子李承乾谋反的阴谋终于东窗事发,很快牵出了勋臣侯君集。面对人证、物证,唐太宗确定侯君集参与了李承乾的阴谋。

  唐太宗希望对他网开一面,群臣都说,“侯君集大逆不道,应该用国法处置他”。

  唐太宗无法否决众臣的意见,只能与侯君集最后诀别,此时,大唐皇帝泪如雨下,侯君集也泣不成声,血雨腥风中走出的生死战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侯君集临刑前,神色镇定,他请监斩官转告唐太宗,留下一个儿子延续侯家的香火(谋反本是满门抄斩),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流放岭南。

  一代将星陨落了,结束了他的荣辱一生,也许是他成功得太快?也许是他过于执着?他的不甘,让人动容,而李世民的眼泪,则让人心碎。

  刘仁轨

  回首大唐,人们往往想到流光溢彩的唐三彩,想到纵横驰骋的边塞诗,想到巍峨雄伟的大明宫,殊不知,这只是唐朝的瑰丽表象,

  它的内里则是唐人强烈的进取心,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大唐名将刘仁轨的豪言壮语印证了唐人的这种内里,

  当他听到日本军队从海上增援百济的消息,仰天大笑,“是上天要富贵我这个老头子”,千载以下,后人依旧为唐人的万丈豪情动心不已。

  刘仁轨(公元602年~公元685年),出生于汴州尉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