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梦醒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仍在国家经济文化生活当中发挥着其内河航道的功能,它存在的意义甚至超过历经数代修筑而成但又形同虚设的长城。

  这又与商纣为了取乐而设酒池肉林、周幽王为了讨好美人而烽火戏诸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说别的,单是清朝乾隆六次南巡走的就是京杭运河,所以说不论杨广主观上出于多么荒唐的理由。

  当时耗费了多少国家财产,役使了多少青壮劳力,但客观上造成的结果还是十分积极和进步的,可视为杨广在位时主观施的“一小善”,客观形成的“一大善”。第二中善——统一中国,盛世升平。

  在隋前的273年里,中国南北朝代更迭频繁,国家在地理和政治上处于分裂,273年的南北朝风雨飘摇,时间里、命运间充斥着杀戮和毁灭,全社会的道德、伦理、法制全都走到了崩溃的边。

  时国家急需恢复和生息,其时北周大将杨坚篡权代周,统一中国北方,二子杨广奉命征伐南朝政权陈,这时的杨广不愧为奇男子,20挂帅,将50大军剑指南陈,突破长江天险、俘虏陈后主陈叔宝,江南百姓秋毫无犯,南宋国资一无所取,自此山河一统,盛世升平。

  国家持续发展。再说隋统一后国家的发展:隋朝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较好地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避免了地主阶级对土地的无限制兼并,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人口政策和租税政策上,隋朝沿用了北朝以来的政策,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没有因为国家政策的起伏而使经济衰退和人口减少,相反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农民的赋税也较前朝来说相对减轻,并且隋朝时国家人口增长了将近两倍(在隋初前15年的时间里—立国到大业二年,人口就从三百五十九万户发展统计的八百九十万七千户)。

  隋朝还在商业、手工业、对外贸易、城市建设上取得很大成就,某些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这说明虽然因为杨广个人施政方面的过错引起了农民革命和地主、官僚阶级造反,加上过往的连年兵灾。

  造成国家统治基础动摇、社会形势混乱,但是这之前国家仍旧是向着前进的方向发展,中国依然是当时独步世界的强国,这也为中国在唐朝初期和中期达到全盛提供了信心保证和经济基础。

  第三小善——国家保持统一。隋末虽然是群雄并起、诸侯林立,但是这些临时政权更迭频繁,数量众多,性质更多地类似于呼啸山林的土匪组织和临时拉帮结伙的草台班子。

  所以各个临时政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并不能得到保证,没有形成汉末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的多个合法政权并立的分裂形势,隋唐两朝前后相承,都是国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