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代女皇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还是被废了。但这毕竟是无奈的选择!无奈之余是愤懑,她敏锐地察觉到,与其是说太子与自己作对,不如说是辅佐两任太子的那帮僚属在跟自己较量。

  那帮趋炎附势的家伙,他们利用太子年轻幼稚,推波助浪结成同党,形成了一股反对自己的势力。

  当时已故太子李弘东宫班底的僚属转移到新太子身边的时候。自己曾隐约感觉到可能会养虎为患,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在太子李贤被废的同时。自己也就毫不留情地铲除了在太子身边的那帮僚属。

  其实,武后或许明白,那帮辅佐太子的僚属,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只能用经典的儒家教义和正统的为君之道来教育和培养太子。他们可能有私心,但他们绝不会离经背道;

  而接受教育的太子也必然要用正统的标尺来衡量母后的作为,当母后的作为超出他们想象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对母后的叛逆和反抗。

  李显和后来的李旦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虽有健康的体魄,在人格和资质方面也各有千秋,但他们一个是轻率无知而又刚愎自用,一个是刚性不足柔荏有余。

  这与强势的大唐王朝的国君完全不相匹配。武后明白,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大唐的天子。说到底,就是靠武后明正言顺的皇后身份及皇后身份下的权威!

  从李显到李旦。他们的性格和天资始终令自己大失所望,这样的天子,没有自己做坚强的后盾,只会被人任意宰割。武后历来认为,皇室无私事。

  那些叫嚷还政于天子并以武力相威胁的人,那些对天子抱有所谓的同情甚至与天子结交的人,

  他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把皇后赶下台,紧接着,要么是由他们一手控制和操纵一个弱势皇帝,获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要么凭借自己的所形成的势力取而代之。

  扬州的叛乱、宗室王公的造反,无不是在昭示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血腥的动乱和空前的灾难!因此,对那些敢于打皇帝主意的人,那些敢于与自己较量的人,自己只能是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并干净彻底地予以铲除!

  在天下看来这是残酷的,是毫无血性的。然而,知子莫若母,况且几十年的宫廷抗争,使她明白一个道理,一切看是非理性的做法其实都是理性的。

  一旦对自己的儿子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与其让别人来宰割,不如自己明正言顺来称帝,就象当年明正言顺争得皇后一样,这已经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既成事实。

  一些人不原意承认这种事实,把这看成是大逆不道。自己也觉得这是大逆不道,然而又是没有退路、毫无选择的大逆不道。

  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死心,他们始终怀疑女皇能执政多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