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三十一章 比杀人更狠的刑罚_大唐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朝廷西面大敌不少,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日后帮大唐对抗西面敌人许你建功,功成之日就是你脱罪之日。”

  “多谢陛下,小僧愿意伏法认罪戴罪立功,昔日不明真相远走寻法,今日既然知道佛法本源就在中原祖地,自然不会再舍近求远错过机缘。”

  这时候许多老僧纷纷不解,怎么莫非这小子说的没错,佛本是道?佛法起源于中土道家?那我们都去修道好了,干什么要去剃度出家持戒呢?

  白凡随后对着场中所有人解释道:“其实佛道本同源,都是追寻人间至理的修行法门,大道三千,无论修佛还是修道,只要用心至诚终有所得,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大唐定下律法五十岁前不许出家修佛,只因为佛法的修习需要六根清净,修佛之人讲究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国土恩、上师恩、众生恩,五十岁前了解了这些才算脱去红尘六根清净。

  所以并非律法对佛门苛刻,反倒是为了适应佛法,免得许多人借助佛法之名,行作恶逃避之事,那就是在抹黑佛道,也是在藐视国法了。”

  众人听到白凡的解释,纷纷点头称赞,的确是这个道理,出家人讲究断情绝欲父母妻儿都抛下,这有悖人伦,但是五十岁之后父母不在、儿孙成年,可谓是了无牵挂,愿意出家就出家吧。

  一场公开的佛道斗法大会,上演的最后输赢已经是其次了,重点是揭开了一段佛道辛密,也给世人多了个认识佛道的机会,不再会如这些年一样,对修佛之事人人喊打,反倒都能接受认可这件修行之事。

  玄奘等老僧也很是感激,原来之前是佛门狭隘了,认为白凡是为了道门而灭佛的,没想到这个人虽然是道门之人,却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不灭佛,而且还能够兼容并包,之前扫除天下佛寺,从另一方面看,有可能还是破而后立,为佛门清理毒瘤了,毕竟经历过乱世而来的佛门,太过鱼龙混杂了。

  斗法之后,玄奘就被李二召到了宫中议政殿内,当着外人不好说什么,但是此时就君臣二人,李二摆明车马,就说自己看中了玄奘十几年西行西域和天竺,对沿途的路径和人文都非常熟悉,是一个优秀的行军带路人。

  如果他愿意在将来给大唐大军带路过去,那么就可以戴罪立功,如果不愿意,还是站在天竺一边,那不好意思,国法无情还是要杀。

  玄奘本想以善念劝李二放下屠刀的,可是李二这些年也不白过,对于自己盘算了多年的征战一统愿景很是有心得研究,说自己不过是要消除国界隔阂,从而效仿始皇帝一统天下消弭战争,乃是大善之举。

  还说一统之后天竺佛门也可以接受大唐佛道文化,对他们也有好处,至少不必故步自封了,其中玄奘法师应该就是佛法再传天竺的不二人选。

  一来二去的,玄奘还真的有些心动了,当即答应下来愿意支持大唐的军事行动,只是请求大唐皇帝陛下将来征战的时候少造杀孽。

  李二哪有不同意的,大唐是去统一地盘不是去烧杀抢掠,这些年早就有既定的经验了,除了当权者贵族,百姓一律安抚优待,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可能玄奘都没有意识到,到头来这个结果跟自己在牢中或者在戒日王大殿上推演的大相径庭,甚至是南辕北辙,自己打定主意来为了佛法而以身饲魔的,可是最后却被告知,魔头这里才是佛法本源之地,推翻了他的一切价值观,然后还让他做了西行毁灭天竺的先行官,这种事情对于之前的玄奘来说,肯定是生不如死的恶毒惩罚,也就是白凡所说的比杀人更可怕的刑罚。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