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三章 组队出航_狐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像有我在的地方总会死很多人,你就不怕吗?”/p

  “咳,咳,这个时候,好像不适合说不吉利的话啊!”/p

  我还是有些恼火:“你怎么把老翁也拉来了?”/p

  沈自然苦笑:“实际上是他把我拉来的。一个星期之前我告诉了他这件事,问他去不去,他很肯定说不去。谁想到今天早上又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一定要去,我以为你们出发了,打电话一问说还没走,于是急忙送他过来。想了想,其实最近我也没什么太重要的事,就一起去看看啰。”/p

  只有我能体会老翁的复杂心情,他相信鱼人是善良的高级生物,不希望鱼人被一些人残害,但现在已经被人知道了,他也想弄清楚鱼人到底是什么东西。几十年前他父亲和整条船的人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他解不开的心结。/p

  天气晴朗,海天辽阔,科考船迎风劈浪,平稳前进。偶然有些海鸟从天空飞过,发出悦耳的鸣叫,显得宁静而祥和。但深入海洋之后,风浪开始大了起来,船身摇晃虽然不是很强烈,却给人虚浮的感觉。四面八方都是无边的海面,孤独和不安的感觉开始涌上我心头。/p

  表面上看,除了我、老翁和沈自然外,其他人都是一伙的。但实际上负责驾驶船只和生活保障的是一伙人,以船长为首;负责联络通讯,技术监测的又是一伙人,应该是墨家的人在控制;科学家们显然不是同一个研究院来的,从业务的角度我也把他们当成一伙。然后就是那些只差没有在脸上写“打手”两个字的人了,据东方建宇说,这些人有的是潜水员,有的是负责保护科学家的,来自不同的部门。/p

  我本来是和东方建宇,还有两个年轻人住一间,沈自然来后,赶走了一个年轻人,与我们住在一起。老翁与船长和船员们很熟悉,与船员们住在一起。沈自然和东方建宇大部分时间是在通讯监控舱内,我会经常去看看。科考船本身有定位和通讯系统,能独立航行,墨家这套设备是额外增加的,功能当然更强悍。/p

  出发两天后,我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在东海靠近琉球岛的地方。这片海域是公海,但也可以说是在岛国的专属经济区边缘,容易引发冲突,所以能避则避,低调行事。/p

  到达上次拍到影像的位置,科考船减速停下,许多人开始忙碌着投放各种探测仪器、声纳等。墨家弟子控制的这个高新设备舱室,可以说是火力全开,各种设备都开始工作。往水里投放的探测仪器除了直接录像之外,还有红外成像,遥感成像等。从各个电脑屏幕中就能看到直观录影,较小范围内大形生物移动轨迹,较大范围海底地形轮廓等。/p

  我和沈自然、东方建宇,几个科学家,包括老翁都挤在监测舱内看着,刚开始时大家都比较好奇和期待,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能看得懂的屏幕。结果半天过去,眼睛都看酸了,还没现一点儿有价值的线索。此处海底深度在四五百米之间,比起太平洋海沟只能算浅水,但大部分仪器都不能到底,只有一架深海探测器可以到底。也就是说,在海底深处我们只能看到很小范围内的影像,和大体的海底地形,跟大海捞针差不多。/p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