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九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马鞭,半天没有回答。

  刘磐三十岁不到,中等身材,脸型削瘦,有一双孤傲的眼睛。虽然身着戎装,英气勃勃,但怎么看他还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士子。

  他是刘表的亲侄子,前几年得知刘表下落后,随即和父亲一起,带着全族人从兖州山阳高平老家迁到了襄阳。

  刘磐自小聪颖,能文能武,刘表很喜欢他,委以重任,让他在零陵、桂阳一带剿抚流寇和南蛮,颇有战绩。

  这次北伐李弘,刘表特意让他担任荆州军前军统帅,是有原因的。刘表之所以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完全依靠襄阳门阀的力量,但时间一久,刘表就感到了襄阳门阀对他权势的威胁。

  所以他在赶走袁术后,立即以巩固和袁绍的联盟,争取早日拿回南阳为借口,大量任用南阳、颖川一带的门阀子弟出任荆州大吏,趁势削弱襄阳门阀的权势,把荆州牢牢地控制到了自己手上。

  南阳门阀势力在荆州的权势迅速壮大,出身南阳的黄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长沙府的兵曹掾,很快提升为长沙府的都尉。

  在这支大军里,文聘、黄忠、魏延都是南阳人,属于南阳门阀的势力,而大部分中下级军吏却是襄阳门阀的人,如何妥善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靠刘磐从中调解。

  在荆州一万后军里,这种矛盾更为突出。蒯越、庞季都是出身于襄阳门阀,而邓义、李严却是出身于南阳门阀。

  所以这支大军到了中原后,只有刘表自己亲自统帅了。现在荆州前军的两位统军大将都不愿意继续前进,刘磐就很难办了。

  他考虑了很久,随即决定大军暂时停下,派快马急驰昌邑,请刘表想个妥善之策。

  刘表接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出城去找袁术。骠骑将军袁术在朝堂上大闹了一次后,出城而去,既不进城也不上朝。

  昌邑朝廷的天子为了安抚袁术,特意下旨给他升了两级,转拜他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曹操、袁绍等大臣考虑到此仗关系重大,而袁术实在太不可靠,一旦打到河北后,袁术突然不听指挥乱打一气,那就完了。

  于是他们决定让袁术留在昌邑,督运粮草辎重。此仗是各州郡联手作战,战线拉得很长,从河内郡一直到青州平原郡一千多里的黄河两岸,都有联军军队。

  为了保证各路大军的粮草供应,同时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袁绍等人决定分四路运送粮草。

  青州军的粮草由青州负责。河内军、关东军、豫州军的粮草由袁绍负责。

  荆州军和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表负责。徐州军和另外一部分兖州军的粮草由刘备、曹操和袁术三人负责。

  扬州的江东数郡正在打仗,袁术很难提供足够多的粮草,所以联军粮草主要还是依赖荆州和豫州两地供应。

  但最近豫州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