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章 可怕的对手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参加了投产庆典。这家碳素材料厂的主要产品是石墨烯,采用了气相沉积法工艺。日产……1500公斤!”

  “嘶……”吉田源捂着腮帮子,直接栽倒在凳子上了。一次性投入亿美元,直接形成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这是何其疯狂的一种作为啊,可这个秦海居然就真的做出来了。

  亿美元,即便对于新冢化工来说。也是一笔了不起的投资。这倒不是说新冢化工没有进行过这样大的投资,事实上,一家大型乙烯厂,或者其他的一些化工装置,投入5亿、10亿美元也并不奇怪。

  关键在于。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正常情况下,一家企业应当会先建设一套小规模或者中等规模的装置,比如日产100公斤,或者200公斤,试探一下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需求小于这个数量,那么由于前期投资少,企业也不会背上太多的负担。如果市场需求大,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也有饥饿营销的效果,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利润。

  新冢化工就是这样考虑的,所以吉田源改造的第一套设备,正是日产200公斤的规模。在之前,吉田源从王晓晨那里听说大秦集团只准备形成日产5公斤的产能,后来根据客户那边的反馈,又猜测大秦集团可能会建设一套200公斤左右的装置。吉田源也是根据这个生产规模来揣测大秦集团的石墨烯成本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海居然敢于一下子砸进去近3亿美元,搞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

  难道他就不担心产能过剩吗?

  吉田源不知道,秦海对于石墨烯的市场是有着充分信心的,因为他了解石墨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知道一旦价格降下来,石墨烯能够用在多少领域中,这些领域对于石墨烯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完全能够消化掉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

  秦海开放石墨烯的研究,招揽全球的技术人员到红泽去研究石墨烯的应用,也是在为拓展石墨烯市场做准备。像马蒙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关注到石墨烯的影响,并且开发出基于石墨烯的新产品。而在秦海的推动下,这个过程只花了三个月时间,现在马蒙公司用石墨烯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种专用薄膜风靡了整个欧美市场,每天20公斤的石墨烯供应已经有点不够用了,正在积极联系大秦集团,要求增加供应量呢。

  大秦集团悄无声息地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瞒住了包括新冢化工在内的同行。等到这个消息最终曝光的时候,人家已经偷偷摸摸地满负荷生产了两个月,至于说这两个月是什么试生产,这简直就是侮辱大家的智商。谁家的装置在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