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出征_大罗金仙的我成了农民的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记忆告诉我,在岁月的洗礼下,过年时我不再能感受到童年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不再期盼穿新衣服,甩鞭炮炸牛屁股,吃难得一见的肉食……

  那种表面上简单的快乐在成我年后即变成了变相的攀比,谁家的对联贴得大,就代表着谁家更富裕,谁家儿子开的车更洋气,就代表着谁家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过年已经成为了一种显摆自己家底的工具,亲戚们的问候不是“你成绩怎么样?”就是“你工资怎么样?”几乎无一例外。

  如此问话,好比流氓头子把刀架在你的脖颈上面问你:“可否给个机会让我羞辱你!”

  面慈心善的“我”总乐意给予他们羞辱我的机会,似乎能遭到亲戚们羞辱便是“我”至高的荣幸,直到他们口嗨舒服了,“我”才得以从这纷争的世界中解脱出来。

  失意后的“我”从来不再热衷于这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奉承,甚至是说讨厌他们言不由衷的赞赏。

  赞赏只是一时兴起,当你落魄后,踩你的却依旧是当时那群赞赏你的人。

  故而“我”十分讨厌过年时来来往往的去亲戚家拜年,说些虚伪的客套话,收些还得还回去的“名义红包”。

  如此过年,还不如不过算了。

  关键此刻老父亲的话也着实气人。

  士别三日也当刮目相待,怎么他就如此不信我呢。

  我坦然回应着老爸说:“昨天夸下海口说半年时间拿到奖学金,可不就要付出自身的努力嘛,过年这段时间刚好可以勤学苦练,将之前落下的补回来,学囊萤映雪倒不至于,学校宿舍里面照明条件好着呢。过年我就不在家过了,宿舍也有偏远地区的同学留校,家里有我哥陪你们够了,反正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等下就去学校吧。生活费什么的也不用您们操心的,我自己勤工俭学可以挣不少。”

  老妈见我这么说,明显的开始感到心疼了,老妈懊恼说:“我和你爸昨晚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有硬要逼你退学,要补课在家自学一样的,怎么就硬要去学校呢,这都腊月底了,大过年的都是往家跑,哪有出去的道理。”

  人性就是这样的,他们总是去追寻得不到和失去的东西。

  要想留住我的心,昨晚又何必说些唾弃的伤心话呢。

  我眼见软的不行,还得说些气话还回去,装着气鼓鼓说:“反正您们也不待见我,还不如让我去外边算了,死外边也好,眼不见为净,免得丢了您苟家人的面子不是。”

  老爸在一边冷冷道:“我们没有说嫌弃你,人尽其才,你没读书的那个本事,就在家种田,遵循优胜劣汰的社会规则。之前教导你听不进去,现在想要回心转意学习,顶个什么用。假如你要真想出去,我不会拦你。家里也不会再给你一分钱的援助,这个家你也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