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汉末名臣_开着外挂闯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人便是汉末名臣,均是赵风仰慕之辈!不过,孔融怎么看起来才三十来岁?

  “笨蛋!你个历史白痴,孔融153年才出生!你说他多大?”晴儿又在空间中大骂赵风。

  “额额额……好吧好吧,没文化果然可怕。”赵风尴尬地道。

  “后学末生,见过诸位先生!”赵风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蔡啊,这回你应该说说子虎有什么出众之处了吧?”王允开口道。

  “好吧,大家先来看看这几张纸。”说着,蔡邕从怀中掏出昨天赵风所书的三张纸,其一为那封拜帖,其二为《秋》,其三乃是《满江红》。显然蔡邕是早有准备的!

  “好字!真是好字!”杨彪率先感叹。

  “好诗啊,真是好诗!能将秋天写得如此令人愉悦,真是好诗!”郑玄大声道。

  “好!”众人被卢植这一声好吓了一跳,只听卢植说道,“看完了这首诗,我这一腔热血险些难以抑制,恨不得现在便提枪上马,去边疆杀敌!”

  “这都是出自子虎的手笔?”马日磾疑惑地道。

  “正是!”蔡邕得意的轻抚着自己的胡子。

  “我不信!除非子虎现在便即兴创作一首!”孔融道。

  “对!”

  ……

  众人纷纷点头。

  “既然如此,那风便献丑了!”蔡邕还没来得及说话,赵风便开口道,“岳父,借焦尾琴一用!”

  “嗯,尽管用吧!”蔡邕点点头,他也想见识见识赵风的新作。

  “铮~”清脆的琴声响起,赵风也开口吟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接着一阵间奏,“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曲终了,回味无穷,想起故去的亲人,想起曾经的悲欢离合,众人不禁纷纷落下泪来。

  “好!好词,好曲!”郑玄鼓掌道。

  “子虎大才,融自愧不如!”孔融开口道。刚才是他提的头,当时他可不认为这三首诗是赵风所作,便要刁难他一下。

  “文举先生过奖了!”赵风微微一笑。

  “呵呵,大家都不用客套了,子虎是我的女婿,也是我的徒弟,就像大家的徒弟一样!”蔡邕道。

  “老蔡,你此次将我们叫来,肯定不会只是叫我们来见见子虎吧?说吧,什么目的?”卢植是个直肠子,心直口快地说道。

  “不瞒子干,子虎他意在守卫边关,抵御外侮,但是却苦无这个机会。所以此次老夫便舍下这张老脸来,请各位帮帮忙。”蔡邕道。

  “呦,我们的伯喈先生竟然会求人了!”郑玄开着玩笑道。

  “康城兄,你就别再开我的玩笑了,帮不帮一句话!”蔡邕道。

  “别生气嘛,老夫帮,帮还不行吗?不过,老夫有个要求!”郑玄道。

  “康城兄请讲。”蔡邕道。

  “那就是将子虎分我一半!我也要收子虎为徒!”郑玄道。

  “这个我做不了主,就要问子虎的意思了。”蔡邕笑着道。

  “能得到康城先生的青睐,是风的荣幸!学生赵风,见过老师!”赵风喜出望外!

  “呵呵,起来吧,伯喈兄,说说吧,要我们帮什么?”郑玄道。

  “一个辽东太守足矣!”蔡邕笑道。

  “我还以为多大的事!交给我了,虽然当今圣上偏听阉人谗言,但是只是一个太守,还难不倒我!”卢植道,“不说别的,就凭这一首《满江红》,这个忙,我帮定了!到时候,子虎可要替我多多杀敌啊!”

  “子虎多谢子干先生!”赵风道。

  “子虎,今后有什么难处,尽管找我们几个,虽然老夫一把老骨头了,但是说话还是有些威望的!”马日磾道。

  “风在此,多谢几位先生,也替大汉百姓多谢几位先生!”赵风恭恭敬敬地朝着七人鞠了三个躬。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