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登门槛效应_派出所里的小捕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事,想要做到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不断的深呼吸,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冷静、要冷静、要冷静。

  过了片刻,他重新抬起头,看着大家对他寄予厚望的眼神,点了点头说道:“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我想我现在好多了。”

  “那你现在对这个案子怎么看?”

  苗晓丰像是考验江浩的问道。

  一方面是想看看江浩是不是像他说的,心情已经平复下来,第二,也是真想听听他的奇思妙想。

  “守株待兔实在太被动了,我不喜欢被牵着鼻子走,咱们越是大规模地毯式的摸排,浪费大量的警力物力财力不说,效果也非常的低,而且也很容易打草惊蛇。”

  “嗯,继续。”

  “我认为,他既然这么重视他父亲,可能不亚于我们重视许丹莹一般,既然大家都如此重视,凭什么只有他给我们提条件?我们也一样可以给他提条件。”

  江浩的思维总是与众不同的,他只要一旦回归理性,那么他所提出的观点都能让大家眼前一亮。

  在所有人的惯性思维中,从来都是只有绑匪和警察提条件的份,他却另辟蹊径,想要和劫匪提条件,虽说成不成功是一回事,但就是这个脑回路,所有人都不得不服。

  “我们提什么要求?让他们现在就放了许丹莹?还是马上进行人质交换?他们也不可能同意呀!”

  侯范想想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太靠谱,那个方烨应该也不回这么傻吧。

  “没错,如果我们这样提要求,他肯定不会同意,这里面我们就要用到一个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了。”

  “登门槛效应?”

  侯范还是第一次听说,感觉江浩讲的东西不明觉厉,其他人也在安静的听着,不知道江浩想要怎么做。

  “登门槛效应,又被称之为:得寸进尺效应,在我们提出一个大的要求之前,先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大的要求,咱们举个例子,我自己没有车,所以出行基本上都是打车,滴滴打车和出租车都有坐过。

  前段时间我分别用“滴滴打车”和“出租车”两种方式回家,发现坐出租车竟然比滴滴还便宜了两块多。

  这不对呀!

  在我印象中,滴滴不是一直比出租车要便宜吗?

  我记的几年前,滴滴打车,原本11元的打车费用,平台直接帮我减免了10元,我只支付了1元。而司机大哥也告诉我,他除了原本11元的车费收益外,滴滴还奖励了他10元,他得了21元。

  我当时就惊呆了,天下竟然还有这种好事?从那以后我基本上就用滴滴打车,出行必坐。

  可是在随后的几年里,滴滴打车的补贴逐渐从10块钱,降低到5-6块,再到后来的2-3块,一直到现在和出租车价格持平,甚至在某些时段还高出对方价格。

  这简直就是玩的最溜的“登门槛效应”了:他利用大额的优惠引诱我上钩,培养的我的使用习惯,然后逐步的降低优惠力度,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将我这颗小韭菜进行收割!

  倘若滴滴在一开始就采取和出租车同样的价格,又有几个人会用呢?”

  “原来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是玩心里学的高手呀,不知不觉就被他们割了韭菜,所以我们也这样先提一个小要求,降低对方的警惕心,然后慢慢的提要求。”

  “没错。”

  “可是,我们这个小要求要怎么提呢?”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