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九章 异域来客_丞相保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国,弦城。

  桓武的死传遍了整个天下,也正式代表了这位纵横天下的霸主人生的舞台落下了帷幕,而中原霸主大梁也将变一副模样。

  新任的梁侯桓磬服丧百日,而梁国的权力交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由于桓武生前的布置与安排,这场交接进行得很是顺利,几乎没有波折。

  梁军之中诸位上将军都对这位新任的梁侯宣示效忠,三卫一府中效命于大梁的一众修士也对桓磬表示臣服。有了这两个助力,桓磬已经掌握了局势。而接下来,对于内外关系的调整,则需要桓磬花费大把力气。

  不过无论梁国内外怎么改变,对于蜀国的影响是最小的。因为无论如何,蜀国都是梁国的大敌,而杨羡都是桓氏一族必须除去的大患,梁蜀之间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桓磬有可能对吴、楚、燕等国的国主都表现善意,然而对于杨羡却是不可能。

  与其余的诸侯国不同,蜀国最大的忧患不在于外界,而在于内部。

  梁国所掌握的土地,经过多年的战乱,变得满目疮痍。桓武统一了中原,然而短短十年的时间,还远远不足以平复。

  吴、楚两国多年来遭受梁军的压力,所有的一切都为了战争而服务,经济发展反而十分落后,这也是为什么在讨伐海族这件事情上蔡通与侯陶如此积极。

  至于朱梓和景云,他们麾下有着很强的军力,可是受困于内部与外部种种压力,根本无法将军力发挥出来,而荒域与丰原,则是最好的出口。

  所以,除去蜀国之外的诸多诸侯国,内部发展都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然而蜀国不同。

  益州最大的一次大动乱发生在百年前,季孙之乱掀起了腥风血雨,可终究年代久远。

  除此之外,益州最大的动荡发生了在二十多年前,叶东阳率领十万东阳教徒入蜀,与杨忠对峙,争夺蜀地。

  不过,这场危机终究因为杨忠擒下了叶东阳,东阳教的诸多高层被诛灭而悄然化解。十万教徒群龙无首,最终只能退入群山之中。

  启帝崩逝之后天下大乱,可因为益州的地形和内部强有力的政权,并没有波及到多少。

  此后多年,一直到梁军两次伐蜀之战,蜀国都没有受到过大的战乱。而这两次,范围也只缩小到了周南一郡,战争的范围并没有扩大。

  夏云桦虽然昏,是个裱糊匠,无论内外都没有多大的建树,可她也没有大兴土木,浪费民力。

  这么多年来,蜀国一直在发展着。在人口没有暴涨的情况下,蜀国内部发展已经饱和。而后设立西南一郡,开拓海域,但是蜀国的条件摆在那里,论发展水军,远没有吴楚两国那先天的优越条件。

  这便是蜀国的上限所在,桓武看得很清楚。

  杨羡手下有二十多万军队,那是因为蜀国只能有这二十多万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