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章_沉没的甲午之我来逆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了,唯一缺点就是前者流出来的不多,后者价格也得随行就市,能不能买到、以什么价买到,都得凭机缘。

  似乎还有古董善本什么也可以投资一二,同光中兴嘛,要到甲午年,大清这只纸老虎才会彻底揭穿了真面目,期间虽不算盛世倒也安稳,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二三十年里还是能保值升值的,不过可惜了,前世今生,苏子辰都不懂鉴古赏古,自然不愿意当冤大头让琉璃厂的古董店给宰上一刀了。

  倒是黄金可以换上一笔,毕竟随着墨西哥和南美的白银产量稳中有升、美国大银矿的不断发现,国际金银比价在不断扩大,与其坐等白银贬值,不如购进一部分黄金保值套利,另外,如果嫌黄金目标过于明显,不易保管的话,买入英镑也是一样。

  鉴于目前北京城里的公众交通工具只有骡车一种,其实苏子辰还想把东洋车复制到北京城来----从造车厂到租车行,等于一手一脚建立了两个新的产业,利润一定足够丰厚,虽然过程中可能让出租骡车的车夫失了业,但车夫干不成了还可以拉黄包车嘛,至少饿不死人----不过最后苏子辰还是放弃了,原因有两个,第一,京城的道路坑坑洼洼的,既不是水门汀的也不是柏油的,甚至还不是煤渣细沙铺就的,除了天街和千步廊一段是青石板路,其他的能用碎砖铺一道已经是顶好的了,拉车或许不在乎,坐车的又怎么受得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东洋车此时似乎才在日本出现,还没引入上海滩租界,一向最闭塞的北京城突然冒出如此一个新鲜玩意,日后撞车了,又怎么解释得清楚?

  也许硬要说心有灵犀也未尝不可,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阶段苏宬要做的还是猥琐发育,太过博人眼球的事情,还是等他大权在握了再说吧······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Ps:左宗棠向外国银行借债西征的利息最高达18%,虽然有胡雪岩从中渔利的因素,但与当时银行贷款利息普遍较高的行规有相当大的关系。

  Ps:英镑于1821年确立金本位制度,因此英镑等同于黄金。

  Ps:东洋车或者黄包车,据说是1870年前后在日本首先出现的,1873年由法国商人米拉引入上海租界的公共交通市场。

  Ps:天津最早的外国银行是汇丰银行,于光绪八年(1882年开业)。

  Ps:丽如银行即Orienta(!)Bank东方银行;渣打(theCharteredBankofIndia,Austra(!)iaanda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当时按第一任银行经理约翰·麦加利(JohnMacke(!)(!)ar)的名字,在国内被称为麦加利银行。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