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_沉没的甲午之我来逆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安排,可也得未雨绸缪才是。”

  同治帝大婚,内务府当然是负最主要的责任,但荣禄任职的工部也要承担一定的职司。

  为此荣禄也有些皱眉:“桂大人所言甚是,不过眼下朝廷用度匮乏,工部也无余力啊,万一上面把事定在今明两年,这钱,恐怕还要户部支应。”

  桂清却道:“户部也拿不出钱来,否则左季高征回,还用得着他自己去借洋债吗?”

  桂清前不久才从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的大坑里爬出来,当然清楚清廷如今有多缺钱,再加上他此时还兼着大征副使的差事,自是明白开源的难度:“其实工部还好,毕竟还有税关的进项,可内务府完全是靠吃皇粮的,日子才叫难过呢。”

  听到桂清哭穷,荣禄差一点笑了起来,是的,工部虽然下属有十四处税关,但税收总额是固定的,超出部分都落入了关差之手而非国库,更关键的是这些关差基本上都是内务府派员垄断的,只有一些收不到钱的地方才轮得到工部派出其他的满汉官员----当然,穷庙富方丈,内务府官吏有钱和内务府有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否则圆明园被烧之后就不会荒废而是就地重建了。

  只是荣禄和桂清才刚刚交往,犯不着点穿对方的疏漏,相反,他还得附和两声:“朝廷用度吃紧,但皇上大婚,还是得风光大办才是,毕竟这是朝廷的颜面,不过怎么个大办法,还可以商榷,户部要出钱,地方各省也不能干看着,少不得要供奉一二。”

  桂清点了点头:“让地方上掏钱,这是一个办法。”

  谁让地方各省征收的厘金已经完全超过了中央政府下限常关的税收呢,须知道咸丰以前,户工两部控制的常关每年缴入内务府的椎关税银超过叁佰万两,可现而今在洋关、厘卡的冲击下,这个数字已经大大下降了,这少的可都是内务府的钱呢----内务府的钱都少了,那经手的人的油水不跟着少了嘛----容不得内务府上下怨声载道。

  然而荣禄能想到的,桂清也早就想到了,就算桂清想不到,偌大的内务府里也总有人会想到的,所以,桂清并不觉得荣禄的回应有多高明,也因此突然越过荣禄,向苏宬问道:“苏家大哥,你可有什么好办法吗?”

  苏子辰愣住了,怎么说着说着把自己牵扯进来了?

  但看见荣禄也饶有兴趣的回视自己,苏宬只好勉强开口道:“老大人不耻下问,小子也只好勉力一答,不知道内务府每年收支可是量入为出的,亦或是每年有定数的?”

  桂清毫不犹豫的答道:“量入为出。”

  苏子辰明白了,肯定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花完过年,因此他建议道:“如此的话,且开几个单子,以皇上大婚、三山五海的修缮为例,每年往里面打一定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