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喋血晋州(2)_都督请留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锐,单独成军。”

  这个想法,王伟已经思虑很久了,看陈元康献策,他也跟着献策。简单来说,就是让刘益守麾下兵员来源标准化,让兵是刘益守的兵,而不是麾下那些将领的私兵。

  此策无关田亩,只是纯粹的军事组织形式。从所说的来看,似乎颇有可行性,只是效果如何还要多观察一番。

  刘益守微微点头道:“二位献策,皆为金玉良言,可将其中条目写详细,单独送到我这里,不需要在此地讨论了。”

  陈元康和王伟说得虽然很好,但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益守提到的那个问题,也就是立国最根本的一个问题:生产资料,要如何分配!

  “主公,家中若是无人从军,则每位男丁分十亩地,妇人减半。田地不可买卖,不可转赠,必须听从我们的安排种植。

  撂荒,或者种植其他作物,第一年受罚,第二年收回土地。

  所收租调只以官府为唯一,轻赋税。”

  杨愔沉声说道。

  这一招他想了很久,此时正是文士们献策决定大事的时候,他也不打算藏拙了。

  这个授田的规模远比孝文帝时分田数要少,可以说只能够温饱而已。虽然税负可以很轻,但是数量太少,根本不够种植的,一年到头只怕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陈元康瞥了杨愔一眼,无奈问道:“如此少的田亩,何以养家糊口?”

  “主公,要想活得滋润,靠这点田亩显然是不行的。我这里还有一策,每一户家中有从军者,可以额外授田,此田可以转赠家族其他人,亦是可以子承父业,但不可卖给他人。

  家中若是无力耕种,可以将田上交官府,换取财帛。

  也就是说,将来从军者,可以得到一份基本的授田,这份田地可以不领受从而换钱,亦是可以给家里人耕种。如此一来,为了家中生计,必定会有人愿意站出来投军。

  那些不愿投军之人,有一分糊口之粮就很好了,还要奢求什么?”

  杨愔的话概括一下就是,肯为刘益守当兵打仗的人,就能让家属过得更好。至于那些不肯上阵的人,老老实实的种地吧,现在是乱世,靠耕田可没法混得像样。

  “各地的豪强世家,你要怎么处理?”

  刘益守微笑问道。杨愔的策略还不细致,但是路子是对的,天下尚未统一之前,这一条就足够用了。等一统天下之后,再来调整策略,甚至可以边实行边调整。

  只有豪强世家子弟最懂豪强世家,出身弘农杨氏的大户,杨愔可以说对豪强庄园经济了若指掌。

  “主公,收回豪强土地,容易造成动荡。但是,可以把各地的山川、湖泊、树林乃至道路的使用权,全部都收到手里。这样等于是捏住了那些豪强们的命脉,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震动。”

  杨愔不动声色的说道。

  这么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