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4章 三都为肉七发骨 四旬徐娘廿岁妆(上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吊,在山中见到了夕阳染云海,日月同天的奇景。

  萧道成当时便感叹道,要变天啦!

  褚渊吓得帽子都掉了。他认为末帝刘昱(字慧震)为人聪颖,过目不忘又善巧工,宋国国力正强,不明白萧道成为何会忽然如此说?

  萧道成直斥刘昱玩物丧志,必然国将不久。

  褚渊马上就举了王莽(字巨君)的例子警告。

  他认为当时王莽乃故齐国高门,地位超然。欲救国于危难,志向高远。改革彻底,雷厉风行。有贤臣,有猛贲,手下人才济济。坐拥四大优势废帝改元,这都没有成功,为什么?

  名不正,言不顺。

  而萧道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是王莽自己蠢,自招祸由。

  他的政策固然为奴隶与商人带来好处,却触动了士族与一些富农的根本利益。

  人们为了争夺田亩相争,集中释放的奴隶变成了治安最大不稳定因素,以致天下动荡,义军四起。

  那聪明人应该咋办呢?

  萧道成说,刘邦既没有秦始皇的威风也没有楚霸王的武勇,却把他们都干掉了,是因为会用人。

  光武帝出身低微,振臂高呼群起响应,是善于把握时机。

  现在只要褚渊和萧赤斧支持自己,那文武肱骨就都握在他萧道成的手里。

  而忠于刘氏的大将或老或死,北朝又是太后临朝的乱局,正是好时机。

  他萧道成的地位超然,若不化龙,也必为皇家所忌,所以必须出手。

  褚渊听到这里,急忙将帽子摘下低头以示归顺,称赞二人此刻就像是项羽与项伯站在堤上观看秦王仪仗时所发的誓言:彼可取而代也!

  褚渊的最后一句话,才是江淹全文的关键,乃是在暗示萧子良可以返回齐国取萧鸾而代之。

  南朝文武应命,北朝改制内耗,时机恰好。

  既然萧道成当时一介外臣都说得出这句话,那么他萧子良作为高皇帝嫡孙自然更有资格。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