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0章 驻京办工作要加强_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岳山书记的话里面,还是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的,是需要权衡考虑的。

  估计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洪正同志才会答应了岳山书记的要求,特意挤出了四个亿来给了河东省,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项资金。

  “驻京办的工作要加强。”岳山书记喝了点儿酒,突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关鹤也陪着岳山书记喝了一点儿,听到了他的话,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后就开始还琢磨这里面的意思。

  从一开始的时候,驻京办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地方收集信息、跑项目、搞接待。

  比如说有个地市的驻京办主任,在税制改革时,他打听到各地的开支指标要以上一年为准,于是就马上跟市长汇报,市里面很快就做出决策,年底时花掉大笔资金,拉高了地方上一年开支指标。

  结果在第二年税制改革后,按照政策,当地就获得了充裕的开支资金。

  跑项目也是驻京办的最大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各部委局办每年审批项目的计划和方向。

  中央部委就那么几个人,当然是哪家汇报得充分,项目和资金就会批给哪家。

  一些职能部门手中掌握着数目很大的项目和资金,但是他们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进行考察,哪里需要上项目,完全凭当地政府汇报,批项目的标准也没有尺度衡量,你如果太老实,不叫不到,不吵不闹,这样就很难会得到项目了。

  所以驻京办在这方面也很重要,打听到消息之后,地方上就会闻风而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所以岳山书记感到了税制改革带来的压力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应该加强驻京办的力量了,人员要配备精明强干的,资金也应该优先保障。

  其实岳山书记的决定也没错儿,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宽裕了手里面的钱多了,所以跑部钱进的现象也就更严重了。

  地方之所以要跑部,原因有二:第一,部里有钱;第二,这些钱必须得靠“跑”才能得到。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预算资金的管理上很多部委比较粗,没有列具体的项目。

  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这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还有一些部委,个别人决策决定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

  也就是说,中央政府某些部门掌握着大量财政转移资金,但谁能得到这些资金,却缺乏严格的程序规范,资金审批过程缺乏规范性、透明度,负责的官员享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文件中不是经常有“原则上”三个字嘛,那就是说,另有不原则的途径可以走,而对规定最清楚、最知道不原则的途径的,就是规定的制定者。

  原则上,就意味着原则的缺失,这就是汉语的微妙之处。

  因为财政转移支付是免费的,所以,从理论上说,其需求是接近无限的,因为大家都需要钱,但是供给却是有限的,因为中央总共就是那么些钱,所以地方政府必须为此而展开比较激烈的竞争,甚至可以用不择手段来形容。

  这类畸形的竞争,经济学上叫作权力寻租。

  跑是一个足字旁,旁边儿还有一个包,要带着包儿去跑才行,这包里面总不可能是空的吧,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就是这么产生的。

  “你觉得,有什么好的人选推荐吗?”岳山书记问关鹤道。

  “人选?”关鹤听了之后,当然清楚岳山书记问的是关于驻京办主任的人选,但是不知道怎么着,他首先想到的人,就是叶开。

  (未完待续)

  fontcolor=red/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color=redbiquge001/font.com,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p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