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夜话袁绍_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丰为别驾,任命审配为治中,他二人后来越来越得到袁绍的器重和信任。由此可以看出,后来作为袁绍谋士集团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沮授、田丰、审配,最初都是袁绍的敌人的“智囊”,随着袁绍战胜其敌人而作为“陪嫁”让袁绍收复过去的。

  袁绍有一个阵容庞大的谋士集团,既然谋士众多,就很可能出现内部不团结、派系林立的局面。

  从崔琰的介绍里,莫连山知道袁绍的谋士集团内部存在着至少三个派系

  “亲谭派”,即亲附长子袁谭的派系。该派系的主要人物有辛评、郭图。

  “逢纪、审配宿以骄侈为谭所病,辛评、郭图皆比于谭而与配、纪有隙。”

  《论语》有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辛评、郭图与袁谭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小人之间的相互勾结的关系。

  “亲尚派”,即亲附幼子袁尚的派系。该派系的主要人物有逢纪、审配。

  “忠绍派”,此派或称“中立派”,意即既不参加袁谭的小集团,又不参与袁尚的小组织,他们是忠于袁绍的。该派主要人物沮授、田丰。

  此二人为后世公认的智者,袁绍所出的计策在史书记载中皆为良策奇谋,可惜很多未被袁绍接纳,否则历史要被重写,这便注定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在莫连山的记忆里,袁绍谋士集团的内部争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件事情上

  兴平二年关于是否奉迎天子的争斗。

  兴平二年冬,沮授建议袁绍时说过:“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稸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袁绍将要采纳沮授的建议,但这时颍川郭图、淳于琼加以劝阻,认为如果奉迎天子,则“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权力上会受到很大限制。

  而袁绍最终因为的所立的汉献帝不中其意而未听从沮授的建议。

  可以说,沮授的奉迎天子的建议或计策是非常高明的。

  后来田丰也劝说袁绍:“徙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动托诏令,响号海内,此算之上者。不尔,终为人所禽,虽悔无益也。”

  在那个年代,谁掌控了天子,谁就可以号令诸侯以取得主动权。曹操雄才大略,他看到了汉献帝是“物超所值”,于是先于袁绍将献帝“掳”走。

  郭图要么是鼠目寸光,看得不够深远;要么是因一己之私而误主误国。其与沮授是否有矛盾?若有矛盾,隙从何来

  莫连山觉得,郭图与沮授的矛盾,得去查查才行。

  同样的争论,在曹操那边也发生过,但作为君主的曹操,其智慧本就不比手下五大军师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他们差,曹操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曹操阵营里,由于曹操智慧不凡,能够明察秋毫,他手下同样有众多世家大族争权夺利。

  但因为曹操的英明神武以及赏罚严明、原则清晰,导致曹操手下的斗争都被约束在很小的范围。

  他们的心,更多地是一齐向外。

  :。: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