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6章 【工厂帝国】_港岛家族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利润。这一世,李家成的工厂,怕是一辈子都突破不了‘百万年利润’,实力大减。

  如今,长江塑胶厂的第一年利润,应该有800万港币以上;而且这一世,塑胶花并没有意大利太多的事情。

  “对了,我觉得长江塑胶厂需要一个懂化学的顾问,你登报招聘一下。可以是外包性质的合作顾问,也可以加盟我们公司,总之要解决塑胶产业的专业性问题——比如:如何科学的辨别塑胶颗粒材质、提供技术性数据和市场情报必须是华人,且拥有专业的大学水平。”

  陶德荣点点头,说道:“嗯,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了。”

  长江塑胶厂的技术人员,仅仅是生产方面的专业人员,并不是化学专业的高材生。哪怕是在注塑机领域,大家也不是特别专业。

  与此同时,陶德荣也明白,老板也是希望整个香港塑胶产业,能健康的发展。毕竟,香港塑胶产业有望成为‘三大产业’之一,因为塑胶的应用实在太广了。

  随后,林志超又快速的了解一下塑胶花产业的具体情况。

  目前,长江塑胶厂的订单足以养活1500名工人,而实际上长江塑胶厂只有1000名工人;而另外的订单并不是加班加点去生产,毕竟林志超知道那样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所以,其余订单是交给其它工厂进行生产的。合作的工厂一定是满足几个条件:第一,顺德籍工厂优先,但不是绝对的;第二,产品质量、工厂管理跟得上;第三,接受长江塑胶厂的考察和指导,并认真整改。

  与此同时,长江塑胶厂也在逐渐扩大生产,因为订单也在增加,全球对塑胶花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仅仅是刚刚流行而已。

  陶德荣突然讲道:“老板,潮汕籍塑胶商人似乎想挑战顺德籍商人在塑胶花领域的地位,大家私下有结盟的意思,这是我听一位潮汕籍商人私下讲的。当然了,有我们扶持,顺德籍塑胶商人在这个领域还是牢牢占据领先地位的。”

  林志超笑着说道:“我们是塑胶行业的老大,哪管潮汕籍和顺德籍。我将订单给顺德籍商人做,那是顾忌同乡之情,并不是说我希望顺德籍商人在塑胶产业和潮籍塑胶商人一较高低,或者打压别人。我们没有必要参与这些事情,明年成立香港塑胶商会,我们是要一视同仁,精诚合作,为香港塑胶花产业的前景而努力。”

  虽然心里有那些想法,但不能直接将线划分开。

  更何况,当初来长江塑胶厂考察时,亦有三四家潮汕籍塑胶商人。

  陶德荣连连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不能局限这些小圈子里,要将眼光放长远,毕竟我们是行业领导者,要维系团结。”

  “对,你以后处理商会的事情时,同样不要带入地域之分。否则,我还不如成立‘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