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0章 山海关大战【祝大家新春快乐!】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对待吴三桂的问题上,李自成犯了太多太多的错误。

  首先,因为疏忽导致刘宗敏等人伤害了吴襄,让吴三桂断了投降的念想。

  当然,吴三桂之所以最终没有选择向大顺投降,其实和吴襄的遭遇关系并不大。

  身为地主阶级的一员,吴三桂天然上就跟大顺政权格格不入。

  这才是他拒绝投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接收山海关的过程中,李自成没有派遣刘宗敏等核心大将和核心兵力,反而让唐通这个降将去完成此事。

  不说唐通刚刚投降,能够有多少忠心?

  光是他手中的兵马,战斗力就十分存疑。

  结果吴三桂反戈一击,唐通就大败亏输,天下第一关又回到了吴三桂的手中。

  当李自成决定亲自东征之后,他再次犯了错误。

  那就是让白广恩为全军先锋,打了同吴三桂的第一仗。

  结果白广恩也输得很惨,灰溜溜的退了回来。

  李自成预想的先声夺人效果没有出现,反而给整个战事蒙上了阴影。

  其实这也不怪李自成。

  当初决定接收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曾经询问过谁来负责此事。

  结果刘宗敏等人纷纷做起了缩头乌龟,全都不愿意离开京师。

  这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进入了京师,见识了繁华,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迅速失去了奋斗精神。

  所有人都等着加官进爵、封妻荫子,都不愿意去山海关吹冷风。

  现在一系列的错误之下,李自成必须要为之买单了。

  得知李自成率领近十万大军逼近,吴三桂十分紧张,他接连派出了两波使者。

  一波以山海关当地士绅为主,前去面见李自成。希望能够稳住顺军,争取时间。

  另一波则是副将杨坤和游击郭云龙,前去向多尔衮求救。

  满清这边虽然早已制定了计划,等着吴三桂迫于形势投降。可是左等右等,吴三桂都没有动静。

  多尔衮、豪格等高层经过商量之后,决定采取另外一个办法。

  由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人率领满清、蒙古八旗近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全部汉军旗,采取洪承畴的建议,打算绕道蒙古,从蓟州和密云破关而入,重复从前的战略。

  四月十五,清军走到翁后,迎面撞上了吴三桂的使者。

  “摄政王只要率兵前来救援,我家将军当大开关门以迎王师。”

  吴三桂第一次向多尔衮表达了投降的意思。

  多尔衮大喜过望,一边留下杨坤,一边派遣自己的妻弟拜然随郭云龙前往山海关打探虚实。同时改变行军路线,向山海关星夜进发。

  对于向多尔衮求援,吴三桂还抱着万一的念头,使用了“合兵”一词。希望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以便日后的转圜,谋取更大的利益。

  而多尔衮则完全避开了这个词语,明确向吴三桂招降,并且以裂土封王为条件。

  四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