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8章 改元登基_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西南地区,刘琦要的不仅是安定,急需开拓发展。

  又封刘协为中山王,但刘协再三不受,不愿再牵扯权力之事,只好与刘琮相似,封仁济王发扬中华医书,暂居邺城整理皇家医药典籍。

  随后刘琦又发出一道令所有人大出意料的诏书:封因王事没于襄阳的刘备为昭烈公,配享太庙。

  众文武错愕之际,又大感刘琦仁德之心,成就大业不忘旧恩,名望又无形中涨了一波。

  另因寇封冒死救出天子,保全刘协性命,赐姓为刘,封威侯、龙骧将军,待北征后统管羽林军,镇守长安。

  随着刘琦不断推行新政,结合历朝官员制度,三省六部制已经趋于完善,不等陈群献策,又将官员定为九品至一品,分别按不同的朝服、颜色区分。

  三公虽依然为最高等级,却无实权,选德高望重的当世宿老担任,可参议朝政,分别为司徒杨彪、司空张昭、太尉蒯越。

  以荀彧为中书令,诸葛亮为尚书令,法正、徐庶、鲁肃为侍中,取消丞相之职。

  六部尚书总管政事,吏部尚书伊籍、户部顾雍、礼部尚书向朗、兵部尚书费祎、刑部尚书刘巴、工部尚书张纮。

  另有禁军、大理寺、御史等皇宫百官数十人,均由荀彧等人举荐选拔,各州郡刺史官员暂不做变动。

  武将以关羽为大将军、定国公,统管三军,周瑜为卫将军、平国公,张飞为车骑将军、安国公,黄忠为骠骑将军、护国公,赵云为右骁卫大将军、宁国公,魏延为左骁卫大将军、英国公。

  这些都是当年辅佐刘琦崛起的功勋之臣,功勋卓著,在军中威望极高,特封公爵,虽有些出人意料,却无人不服。

  另有征东将军张郃、征南将军于禁、征西将军马超、征北将军张辽等,其余大小官员都有升赏,传旨大赦天下。

  除此之外,刘琦新设水军之职,以陆逊为海军大将军,太史慈、甘宁、周泰、徐盛为四大将,官居二品,位比四征将军。

  都知道刘琦重视水军,已在曲阿、东莱建设船厂,设置海军,但如此破格提拔,还是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没有人知道刘琦的野心,远在山海之外。

  虽说定都洛阳,邯郸一切从简,但毕竟是登基大典,杨彪等人更是格外重视,从禅让登基,到百官任命,官文下至各处,足足就用了三天时间。

  这还不算完,又有宫内律令需要修改,各地文书发至宫内,刘琦原本宽大的龙书案上官文堆积如山,真正体验了一把日理万机的酸爽。

  接连数日睡不足两个时辰,刘琦看得两眼发酸,忽然理解朱元璋、雍正这些勤政帝王的辛苦。

  没想到踏上人生巅峰,反倒成了苦逼,与这翻不完的案牍相比,996根本不值一提。

  “报,启奏陛下,诸葛尚书自凉州发来贺表,已安定河西,即将与贼决战!”

  “报——南海吴王发来贺表,已顺利踏上琉球岛!”

  “南越发来贺表,交趾兵马已平定日南郡!”

  “蜀王发来贺表,已重开五尺道,商队通行至滇池!”

  “百越王潘临发来贺表!”

  “匈奴单于呼厨泉发来贺表!”

  ……

  各处捷报频传,刘琦却无半分喜悦,将贺表扔在地上,顶着熊猫眼起身咆哮道:“朕不干了,我要去打仗!”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