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折箩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奖励为‘高邮’咸蛋X100”

  ‘不容易啊!’杜守义在心里叹道。能让系统开出京都以外的吃食真是不容易。

  就到目前而言,这个签到系统在‘口味’上挺排外的。京都以外都是外地。

  举个例子来说:奖励的大白兔奶糖和比利时巧克力的数量一样多。在系统眼里,比利时和上海都是‘外地’,没什么区别。

  但到了杂物这些物件,系统又有些‘媚外’,基本是哪儿货地道用哪家,这真是符合老京都人的‘性情’。

  杜守义现在最想吃的菜单上,排第一位的其实是‘日料刺身’。大鱼大肉这些太多了,他还真想换换清淡些的口味。可按系统这操行,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说不定一辈子都签不到这些东西。

  咸鸭蛋也很不错,京都人好吃鸭,平时也做咸鸭蛋。但从全国来讲,咸鸭蛋冠军非江苏高邮莫属。

  红心、双黄、一戳一汪油、喷喷香,没其他地方能比得上。可后世出了一帮混蛋,竟然用苏丹红给鸭蛋黄上色,这还真是‘吃祖宗饭,砸子孙锅’了。

  看时间还早,杜守义索性熬了点米粥,中午就吃这高邮咸蛋了。清粥,咸蛋,酱菜,什么是幸福?这就是了。

  吃完了午饭,两人正盘算着想去看场电影的时候,康常国,康常青两兄弟来了。

  杜守义年前上康家送了好些年货,和他们见过一次,他也顺带着向两兄弟的父母拜了个早年,认了认家门。

  康家兄弟现在都在学徒期,一个月拿二十块上下,但他们的爹还在工作,工资不低,所以康家日子过得很不错。

  也正因为这样,才能让康常青毕业后能无所事事晃荡一年,直到进了自己喜欢的单位。

  康家兄弟带来的年礼挺特别,是一只黑毛白肚子的‘小奶猫’。

  康常青剧团有一位老演员,家里的猫去年已经生过一胎了,没想到上个月又下了一窝。这位老演员工资不低但精力有限,实在养不动了,康常青就替杜守义要了一只。

  老京都养猫讲究亲友彼此间赠送,不能花钱买,家里要破产的人才卖猫卖狗。

  说起演员还要说个有趣的现象。这时代工资最高的群体是谁?在文艺界,特别是京剧演员。

  周信芳周老板一个月工资两千多;马连良马老板一个月一千七;张君秋,一千四五百;天津的名家周啸天、丁至云每月都在六七百左右。

  什么概念?主=席总=理的工资一个月才五六百,还没周啸天高。所以这年代‘有钱人’还是有的。

  还有一批拿‘高工资’的人就是娄董这样的‘资本家’了。

  上海建华毛纺厂的王介元,月工资一千六百多;万里造漆厂一个普通文员,工资五百多。普通门卫拿三四百一个月的情况不是一个两个。

  另一个高工资群体是医生工程师。比如‘骨科圣手’石筱山。六七年的时候,石家的黄金是用几辆卡车往外运的。注意,是几辆。这些就不展开说了。

  这个年代最有钱的主要就这三类人,至于商人群体...

  有高工资就有高消费:买地盖楼,当房东收租的;家里雇上两三个保姆的;结婚随礼一次就给一万的。这种事都发生过,很多还是在三年困难时期。

  ‘奢侈’这种事不仅上海广州有,苏锡常,北方也都有。京都是天子脚下,‘炫富’的反而不多见。比如马连良马老板,他就比较低调。

  但不远的天津就有意思了。比如上文提过的名家丁至云,因为怕长痱子,花七百买了两个海绵床垫,晚上换着睡。花两百买了只猴养着玩。

  周啸天周老板,养了两狗一猫,每天新鲜猪肝,牛奶,鸡蛋的伺候着,比人吃得好的多。这些很多都是发生在五九到六一这三年困难时期里的事。

  前世,当杜守义看到资料时,不禁对这些前辈们深深‘佩服’。能挣会花,吃着玩着也就算了,怎么还让别人知道了呢?这日后不都是麻烦?

  所以他对龚小北,杜守桂,是下了很严格的封口令的。北屋也不让外人随便进。上回钟跃民他们是意外,不过他们是自身难保的一类,无所谓了。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