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茅台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发酵等等原因,种花的白酒口味分布很有规律。

  从黄河流域开始,从北往南,白酒香型有一个渐次递增的过程。

  在黄河流域附近,酿造的是清香型白酒,比如汾酒。

  再往南,到了四川、湖南、河南就是浓香型口感。泸州老窖,五粮液都属于这一类。

  过了湖南进入贵州,特别是赤水河流域后,那是酱香型的天下了。郎酒、茅台这些酱香名酒都产自这一区域。

  贵州这地方你想想,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路多难走?以当时的交通条件,酒再好也运不出来。

  郎酒是当年开国宴的首选‘国酒’,就是因为运不出来,京都储备不够才换成的‘汾酒’。

  而且北方爷们喝惯了清香型,最多来点浓香型。酱香型的酒在这儿吃不太开。至于后世白酒分了六七种口味,但归根结底就是清、浓、酱这三类。

  这个话题聊太多了,就不再扩展讨论了。

  杜守义签到的是十瓶‘土了吧唧’的‘金轮牌’茅台,从外包装看甚至有点‘邋遢’,但这是茅台帝国真正的‘开国元老’,是后世酒友眼中的‘至宝’。

  这酒给何雨柱喝是糟蹋了,他就是二锅头的命!先留着吧,等出了晚班再说。茅台配‘一根柴’也是可以的。

  关上空间,杜守义去了趟金家小院,花母鸡已经干一段日子了,他今天要去看看有没有所获。

  瓷器都堆在耳房,新瓷器少了将近四分之一,而耳房的另一边多了两个瓶子和一只蓝色大碗。

  杜守义拿到外面在光线下仔细看了看,瓶子是晚清民国的不值钱。而那只碗其实该叫做‘钵’。

  这只‘钵’釉色鲜亮,在阳光下就像颗蓝宝石一般熠熠闪光。蓝釉上面洒着一层密密的‘雪花’白点,十分漂亮。只可惜,钵上有了个淬口和一道裂纹。

  钵没有底款,看着像是宣德洒蓝釉的,只是吃不准是宣德本朝的,还是后仿的

  尽管如此,在杜守义眼里,光这只‘洒蓝钵’就顶得上身后这一屋子瓷器了。

  有成绩了就要奖,杜守义这时又想起那些‘大明’眼镜来。那是最适合给花母鸡作奖励的,可惜给自己手快兑掉了!

  不过杜守义还算有钱,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算事儿。等花母摘了纱布,再看情况吧,如果有需要就花钱给配一副。系统既然已经指明方向,自己哪怕绕了弯路再走回来就是了。

  杜守义在物资回收站找到了花母鸡,塞给他十块钱。那三件瓷器完全不值这个价,花母鸡当然不肯收,不过拗不过杜守义。

  杜守义还问了下花母眼睛的情况,得知要十月底才能知道结果,他心里也定了不少。还有这么多次签到机会,说不定就签来一副眼镜呢?

  告别了花母鸡他又去了趟黑市,这里现在越来越热闹了,远远有戴红袖箍的站着也不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