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零七章 亚圣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终于来到二月二十六号,礼拜三。今天是正月十四,也是杜守义和龚小北盼了好久的日子。

  一大清早,小两口谁都没惊动,悄没声的就从院里消失了。

  “今儿是去十渡?”

  “嗯,在房山那儿,拒马河边上。风景很不错,山上还有颗千年古藤...”

  十渡是北方唯一的喀斯特地貌地区,风景自然是好的。杜守义挺喜欢那儿的山水,趁着小北民兵训练时,他已经来过不止三四次了。不过六十年代的十渡还没进行旅游开发,这时进出镇里的路很难走,山路更是不用说了。

  ‘瞬移’不能带着小北,所以‘十渡’原来并不在游玩计划之列,不过立春那天签到了‘月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卫夫人,欧阳询,农药里的上官婉儿都说过: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

  杜守义从小就听书法老师说过这话,今天他又去好好看了看十渡古藤,可还是什么都没瞧出来。不过乘兴而来,尽兴而回,这一天两人是真玩痛快了,领不领悟的都无所谓了。

  在小汤山泡完温泉后,两人又去看了场电影。电影刚开始,小北就累得靠在他肩上睡着了。杜守义看着一闪一闪的大屏幕,想起白天情景忍不住默默笑了。

  他这‘月步’实在没法拿出来见外人,‘砰砰砰’的声音巨响,搞得像空中来了辆消化不良的三蹦子,吓得天上地下,飞禽走兽纷纷避散...

  想着想着,他忽然被屏幕上的一次镜头切换吸引住了,一道闪电划过脑海:蒙太奇?!王羲之玩得是蒙太奇?!

  一部流畅的电影,拍摄时它的镜头次序是混乱了,只有通过后期制作时的剪辑还原,才能将导演的想法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们眼前。

  换个说法,观众需要叙述流畅,他们需要电影一帧帧的往后走才能看得懂,但导演根本不用。

  先拍哪个镜头,后拍哪个镜头对导演而言根本无所谓,因为整个故事已经在他心中成型了。等到剪辑时他自然会拼接。

  王羲之王导玩的不就是这一套?

  他写字就像导演拍电影一般。先将书法元素都掰开揉碎了,再通过自己的理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拼接起来,让它们以最优雅,最恰当的姿态呈现出来。

  纸就是镜头屏幕,笔墨就是他的演员,一幅作品就是一部完整电影,而每一笔都是一次表演。

  因为书圣胸里那棵竹子太大,所以笔笔是法则。即使那些不可思议的逆笔,跳笔,也成了‘演员们’一段段华彩地即兴发挥,影帝级的表演...

  “搞了半天,书法还是门电影艺术?”杜守义被自己的‘脑洞’吓了一大跳。

  “你说什么?”小北被他嘟囔醒了。

  “这电影真好看。你再眯一会儿,时间还早呢。”

  笔划问题离解决还有十万八千里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