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一章 丰泽园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机所在。

  说起‘油爆双脆’不得不提一句京都的‘爆肚’。这两样东西同属于一类,吃得都是一个脆生劲。

  那么怎么算好?怎么算会吃呢?这里有个小小窍门。

  您若是听到邻座把‘爆肚’或是‘双脆’嚼出了‘咯吱咯吱’的嚼生黄瓜音,这时千万别鄙视人家不懂餐桌礼仪。因为您身边这位是个会吃的主。

  就像吃日式拉面要‘吸溜’出声一样,这几声‘黄瓜声’是对厨师的赞赏,夸奖手艺了得,火候到位。

  每每马连良去‘爆肚冯’吃肚仁的时候,老板必是亲自上菜,然后伺立在一边,直到听到这几声‘黄瓜声’才能放心离开。

  说到鲁菜经典就又要扯开讲一点了。以前提到过‘燕翅席’统一了宴席餐饮的事。那是官面,是在高端餐饮领域。

  但在京都民间,四大菜系一直是泾渭分明的。比如你要是到专营鲁菜的东兴楼是吃不着淮扬帮的‘软兜鳝鱼’或者‘扬州干丝’的。到淮阳春也一样,吃不到鲁菜‘爆双脆’。

  鲁粤淮川四大菜系,在纯商业领域彼此不过界,这是彼时京都餐饮界的一条潜规则,这也是京都人爱讲究得‘地道’。

  当然,后世餐饮大大发展,就不再强调这个了。一本饭店菜谱上,中西混合,南北相融,你已经说不清哪道菜是哪家菜系了。这些就不再往下扩展讨论了。

  杜守义想了会儿后关上了空间。油爆双脆他暂时不准备拿出来。这道菜要找懂行的人来吃才是对它最大的尊重,就等晚上找何雨柱来喝小酒时再说吧。

  这几天秦淮茹总体还算平稳,身体情况在恢复。

  难过总会有,但这是无法挽回的事,也不是谁的过错。所以渐渐的,她的脸上又出现了些笑模样。毕竟两个人还不到三十,以后的日子还有大把。

  中午时分,李奎勇骑着车来取工人师傅们的午饭了,娄小娥将原先许大茂的那辆自行车送给了他。

  “你那儿情况怎么样啊?”杜守义一面帮着打包饺子一面问道。

  “都挺好,熊叔说材料足够富裕,还能起个小阁楼。”

  杜守义回忆了一下,李奎勇家净空不高,要起阁楼就要动房顶了。他问道:“那今天能完工吗?”

  “完不了,要是不下雨得四天。下雨就不好说了。”

  “嗯。”杜守义听完点了点头没再多管。这事熊明在操持就没什么问题。

  等到快走的时候李奎勇腆着个笑脸问道:“师父,我那作业能不能宽容两天?”

  “行。”杜守义一口答应了,“其他先停一停,毛笔字要写完。”

  “哎,谢谢师父。”

  李奎勇正式拜师以后,杜守义每月给他发十块零花钱,时不时还会让他带些熏鸡酱肉回去,给弟弟妹妹们打打牙祭。现在他连李家也捎带着管上了。

  一个只能围着什刹海打圈圈的人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