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次葬花是移情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黛玉第二次葬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芒种是忙种,忙着播下种子,等待秋收。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大观园内一众人等,大多忙着祭饯花神,也就是为花神送行,而不是播下新希望,所以到了秋天他们都没有收获。林黛玉葬花,说是祭奠落花也可以,说是种花也行,只是这花被种下去没有新生罢了。

  贾宝玉去找林黛玉,“将已到了画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心”。(第二十七回)

  这次葬花与第一次两人开开心心把花埋了不一样,是林黛玉一个人边哭边念诗边埋的。做出这样祭奠至亲之人一样的举动,实际上与花无关,有两点原因:

  第一,芒种节气,祭饯花神是应景行为。林黛玉的性情是“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痕不干的”(第二十七回),“先时还有人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惯常如此,此次受了委屈,也没人理睬了。

  去葬花之前,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去”,也就是哭坐了一晚上,紫鹃雪燕之类的没一个人理她。并不是垂泪到天明,心里有事是睡不着的,二更多天“睡去”了,也就是想通了——跑到第一次葬花的地方去哭,是想通的后果,就是知道贾宝玉会去,要跟贾宝玉“摊牌”。

  林黛玉不但是聪明伶俐的,还非常敏感,对自己的处境认识清楚,这种悲伤情绪和状态下若是晃到宝钗、“三春”眼前去,不说劝慰了,不嘲讽就是好的,所以林黛玉知道他们都去祭饯花神,自己躲开了。

  古人对节气非常重视,每个节气都是一个节日,对应着不同的行为,比如七夕乞巧等,林黛玉没去众人面前凑热闹,就自己去祭饯花神。她的方式就是葬花,认为这样“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

  第二,林黛玉葬花如此伤心,直接原因就是探望贾宝玉,“晴雯不开门”,还说“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从与三春不和、贾元春夜游大观园、林如海逝世到贾元春赏赐不同,林黛玉一直是脱离众人特别是贾府的女孩圈子的。贾宝玉是她的兄弟、朋友和情侣,是同龄人里的唯一一个依靠。被拒之门外之后,林黛玉先是觉得孤单、可怜,想到“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就哭了起来,属于日常哭泣,就是动不动就哭。直到听到薛宝钗在屋里,林黛玉才突然之间有了被排斥之感,意识到自己果然是一个人,“落花满地鸟惊飞”,(第二十六回)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