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姥姥两进贾府是怜贫和怜贫惜老的不同_段明是非之红楼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贾府的荣华富贵中,穿插写了刘姥姥的角色。刘姥姥家本身与贾家没有亲戚关系,只是一处当官时连了亲,类似拜把兄弟、认干亲那种。所以刘姥姥出现在贾府并不是打秋风的亲戚,而是乞讨者。

  古时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不足够发展,财物都有限,贾府这些不事生产的小姐公子们、丫鬟婆子们都被认为是硕鼠,依附于贾府实际上是依附于权力,啃吃劳动群众所得。这种情况下,只要能攀上一点关系就能够形成依附并从中获得利益。贾芸找差事是因为他是贾家血脉,金荣一家是靠着贾璜时不时去找尤氏聊天逗趣求赏,刘姥姥这样远的不能再远的关系,就是以怜贫的名义去乞讨的。但因为大家都这样,制度就是这样运行的,刘姥姥的行为在当时并没有说不过去的地方。

  第一次进贾府前,刘姥姥跟她女婿吵架,说的不是挣不来钱,而是“拿”不来钱。不管是机会还是钱,都是拿来的,不是凭本事挣来的。“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只要是钱就可以拿,拿到了就是本事。刘姥姥两进荣国府,读者认为的乞讨行为,在她只认为凭本事“拿”到了钱。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先去找的周瑞家的。周瑞家的曾得过刘姥姥女婿的帮助,“想要显弄自己体面”,就进去回报了。不必想也是捡了好话说的:连过亲,现在没落了,求上门了,多少打赏一点也是做了好事,积了德。周瑞家的此时的角色就像贾雨村判葫芦案的门子,能够起到引进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刘姥姥的女婿狗儿说“那些门上人也未必肯去通报”,本来就捉襟见肘,不打赏就没人进去通报。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直接就写她已经在王熙凤院里了,其实她还是先去了周瑞家的,因为此次不是空手前往,周瑞家的自然也给了指点,刘姥姥讲故事的时候提到积德行善的佛事,直接应和了王夫人和贾母的心事。上有所好,下必行之,王夫人信佛念佛,其他人也就认为这是好的,并多多少少以那些浅层的道理为行事准则。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王熙凤着力显摆,能干、说话利索和忙,以及摆设、吃食的繁复精致,与刘姥姥的拘谨、板儿的不懂事形成鲜明对比。就是怜贫的,也就是救助穷人,就像路上跪求的乞丐,有零钱扔一点。“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对应着一场螃蟹宴也是二十多两银子,所以这钱对于刘姥姥来说是一年的花销,对于贾府来说也就是“既然来了,给碗饭吃吧”。

  因为是空手去求,给多给少都是给,刘姥姥心满意足,“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刘姥姥对王熙凤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