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04章 迂回之师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打算回成都活动一番,以赎罪过,被后来赶到枢密使王昭远命人锁拿。作为蜀廷委派,北面防御汉军的主帅,升帐的第一件事,便是当着诸蜀将的面,将刘廷祚给斩杀,悬首城楼,并掷下严令,再有战败者,军法从事。

  王昭远此举,既是要立威,也是想通过严厉的军令,激发蜀军将校的战心,让他们拼死领军抵御。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属实欠佳。

  王昭远虽然主持后蜀军政多年,也提出了多项积极军事策略,但基本在成都朝堂间施展,与下边的军队、将士之间,实则有所割裂。

  一无大功,二缺威望,使气耍威,仅是想当然地要严肃军纪,造成的结果便是,离心离德。对于北边的蜀军将领们而言,王昭远就是个幸进之徒,夸夸其谈之辈。

  蜀太后李氏曾对孟昶说,王昭远出于厮养,无大功,不习兵,难掌军事,俟边疆有祸,必不能御大敌!此言后来传开了,使得王昭远名望更遭创,军中将校多以此鄙之。

  不过,蜀太后的话,孟昶根本听不进去,仍旧重用王昭远。旧恩情分固然是其考量依据,但除了王昭远,孟昶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的人选了,似赵崇韬、伊审征等领军将帅,或不乏小才,当多仰仗父辈余荫,虽领军,但也未必服人,比起王昭远大抵也好不到哪里去,也不似王昭远那般同孟昶亲近。

  蜀太后唯一推举褒奖,认为可托大事的高彦俦,却在三年前的秦凤大战之中,为汉军所俘,最后自杀殉国。为此,刘承祐还特地命人,于凤州给高彦俦立碑,记其事迹,以扬忠名。

  还是那句话,蜀中无大将,无可担负擎天重任者。

  而在此时的绵谷帅衙之中,王昭远正自着恼着,他面临着一个难题。昨日,汉将王全斌率军攻破了金山寨,负责守备的蜀将赵崇溥力战不敌,折兵上千,弃寨而退。

  依照他此前的军令,赵崇溥即被锁拿,但要不要杀之,王昭远自己也有些迟疑了。北上的这些时日中,他察觉到了军中某些对他不利的气氛。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