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5、第145章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按胸口说:“你跟那几个杂剧班子的人还有来往吧?能不能寻着会写院本的人?这么好的故事,光只百姓们口口相传,有些浪费了,不如排个戏出来演演。”

  崔良栋刚才叫他逼着长话短说,还以为他不爱听锦衣卫的故事,这一眨眼又听他说要把这故事写成戏本子,实在有点儿看不懂他要干什么了。

  崔燮扫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你讲的故事不成。等着,等我写个底本出来,你再去请人照着编戏。”等他看看硬盘里那些电影是怎么安排节奏、高潮,把这个故事扩写成个四折戏的大纲,叫人好好排演出来,给谢千户扬一扬名。

  那位琵琶娘子也得改个人设——就设定成像貂蝉一样为了除害委身大盗的节义侠女,卧底同时跟办案的锦衣卫谈一段凄美的生死恋……

  当然,这个主角用虚拟人物就行,谢千户就当个出场少、时髦值高的金大腿吧。

  他寻思了半天,看崔良栋还在旁边站着,纳闷地看了他一眼:“你还站着做什么,这儿没别的事了。”

  崔良栋张着嘴看了他半天,讷讷地说:“公子你都会写戏了?不愧是拜了翰林学士当老师的,你再出息出息,岂不是也要跟前朝的关白郑马四位大家一样了?”

  离着关白郑马远着呢,他顶多就是个卖大纲给小说网站的扑街写手而已。正文不是还得找专业人士扩写么?

  崔燮摇了摇头,淡然地说:“此事说着还为时尚早,且买几本院本来,等我先研究一阵子。”

  崔良栋终于知道了该干什么,出去就奔着居安斋,要了全套宁献王与丘祭酒作的清贵院本。丘祭酒的戏一向不上座,宁献王的倒还活泼有趣,崔燮研究了一下剧本结构,就把精力投到了硬盘里那些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目光校验的片子上。

  他在家里研究艺术,在河南老家度假的陆先生也在研究艺术,推销的艺术。

  像他这等小县城出身的举人,在一县里身份极高,到县衙打抽丰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业。

  这也是官场潜·规则,他们乙榜举人也要攀年兄弟,叙交情,每个举人都是县令眼中的政绩和未来的官场僚友。这种下县的县令有时也就是举人出身,不过比他早一步迈入仕途,并不会觉得自己比他高明多少。

  而且陆举人这还算是带着资金技术回乡推广教育的,简直能算个贵人。

  崔燮一向没有拿铅笔牟利的打算,陆举人回乡时,是带着小启哥烧石墨笔芯的全套经验回来的,自己也在乡里投入银子,将烧出来的石墨笔芯无偿捐献给社学。

  河南与北直隶差不多,地方又穷,学风又不盛,岂止不是什么科考大省,每年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