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8、第118章_穿到明朝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钱!又是自家的土地,乡下雇人也便宜,自个儿社里就有烧砖的窑。哪怕盖他十几间的瓦房,圈上两亩地的砖墙,顶天了也就要五六十两!我那不成气的小子久在庄上,什么不会,近日又天天去窑里跑,叫他盯着盖房,一准给公子盖得牢牢靠靠的!”

  崔庄头看他这副简直要溜沟舔腚的作派,也明白了崔燮在家里的威严,不再说什么败兴的说,低声嘟囔着说:“小的也不敢碍了大公子的正事,只是一时想岔了,怕糟践了好地罢了。”

  是啊,谁叫这时代没有杂交水稻和化肥呢,只能靠多买耕地增收了。

  崔燮理解看了他一眼:“种田的人自然爱惜田地。咱们崔家世代耕读传家,土地才是立身之本,我也一样爱惜土地,不敢乱占耕地。”

  说起来他光顾着自己建纯露厂的事,倒忘了关心关心农民最看重的土地问题,这个人民工作干得不好啊。他心里暗暗反省,和蔼地问:“咱们家的地离着水源远不远?水够不够用?种田最要紧的就是水和肥,水不够的话我想法挤些银子,咱们该打井打井,该建水车建水车……”

  两个庄头受宠若惊地问:“公子真个给我们钱打井、建水车?若要建大些的龙骨水车,光木料也要大几十两银子,不是容易就能建起来的!”

  崔燮可是在七夕晚会上鼓动鼓动观众刷票就刷入帐千把两银子的人,哪还把这点儿钱放在眼里,淡淡一笑,说道:“粮食土地才是百姓的立身之本,就算家里再窘迫,但能挤出些银子就该好生经营土地。咱们庄子周围都叫人买下了,不方便多买土地,但也得想法精耕细作,多出粮食嘛。”

  昌平庄子上一半儿是水田,水就是命脉,赶上天旱水位低,全庄上下都得去河里挑水浇地,就这么着也要歉收。要能有个龙骨车从河里抽水,小旱也不怕了,抽上来的水就能把他们那几顷地能浇透,照样有好收成!

  他激动地眼皮都要双起来了,连连点头:“小的回去就跟庄上佃户、家人说明白公子的恩典,叫他们好好给公子干活,帮着小凉哥早日建起敞亮的大院房子!”

  刘庄头也一眼不错地盯着崔燮,眼中饱含着更复杂的意思。

  崔燮看出他有事要和自己说,也猜得出他要说刘家的事,但也没立刻问他,而是先说了正事:“我在老家也要建个大院子,却不是要人蒸花水,而是要熬碱块。”

  碱?

  外头卖的土碱?

  他们公子好好的一个读书人,怎么想到做这种做饭、洗衣裳用的粗使东西了?

  刘庄头一时想不明白,崔燮笑着说:“老家那个庄子收益少,离着又远,一年也难得进京几趟,我也不好随意

  请收藏:https://m.agtl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